中國50萬噸超級航母最新消息曝光:美日大為震驚
由冀東發展集團開發的國際級重大項目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台項目進展順利,海上建造「可移動陸地」由科學構想變成工程現實。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台技術,是一種全新概念的海上浮體結構型式,技術水平世界領先、產品用途十分廣泛,屬於新型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將使中國率先掌握「超大型海上平台」工程化的核心技術,把握戰略先機。
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台技術,是一種領先世界、概念全新的海上浮體結構型式,產品用途十分廣泛,屬於新型海洋工程裝備產業。桁架的標準面積分90×300米、120米×600米和120米×900米三種規格。根據需求拼接組成,可無限放大,相當於多個船體並聯,形成海上浮島式的平台。配置動力可以以每小時18公里的時速進行移動。並可在這塊「海上陸地」進行旅遊開發、碼頭倉儲、能源發電、海上利用以及作為海洋保障基地等。
中國大型衍架式浮島航母平台
中國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台
美國海軍報告稱,中國冀東發展集團在今年7月底的國防科學成就展會上首次展出了中國自主研發的首個大型海上浮體(VLSFs)。該「浮體」由多個小浮體模塊兒組成,這些小模塊兒可以在海上實現重組、拼接,從而形成一個大型或超大型浮體平台,可用於旅遊開發、浮式碼頭、軍事基地甚至海上機場使用。到目前為止,中國仍未言明要興修任何海上浮體,但是北京的國防成就展會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中國對高端國防概念饒有興致,尤其是在南海問題上展示中國硬實力方面。
浮島式航母放大了航母作為前線機場的優勢
海洋超大型浮體可以沿海島或島嶼群為依託,由多個半潛式基本結構模塊拼接成總長為2400至3200米的超大型主體結構,碼頭、浮式船塢、可再生能源裝置等功能結構模塊可根據需要拼接在主體結構模塊上,形成軍民兩用基地。
超大型人工浮島前後可以在適當位置設置輔助動力系統,保證超大型人工浮島島體時速達到6~8節左右。
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台技術,是一種全新概念的海上浮體結構型式,該技術水平世界領先、產品用途十分廣泛,屬於新型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將使中國率先掌握「超大型海上平台」工程化的核心技術,把握戰略先機。由於超大型人工浮體基地可以通過拖船或者自身配備的推進裝置在海上移動,因此具備極強的軍事價值。據悉,這種海洋超大型浮體長度數千米,它以模塊化方式相互連接,可根據需要海上拼裝,集空港和海港等功能於一體,可作為浮式碼頭,後勤基地和機場使用,為我國海洋資源開發,海洋國土建設和海洋權益維護提供全新的發展思路。
我國研製的這種超大型人工浮島很可能是比單艘航母戰鬥力更強的「超級巨型航母」,是真正的海上超級巨無霸。這些平台內部由成百上千的密封金屬構件格和一些非密封空間組成一個長形移動平台組成。
中國大型衍架式浮島航母平台
這個平台有多大,取決於需要,一般來說,排水量在30至50萬噸,建設長度達到1000至2500米長的跑道,可以起降上200架陸基戰鬥機,無人機、直升機、大型運輸機和預警機,也可以作為登陸作戰艦艇和氣墊艇的中轉基地和前進要塞基地使用。
由於超大型人工浮島技術非常簡單,對噸位沒有特別的限制,而且造價相對十分低廉,組建一個50萬噸的海上浮島基地,就像在搭積木一樣,可以在陸上建立幾個構件生產線,同時生產同時組裝,總投資在200億元人民幣左右。目前,這種綜合性海洋工程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我國已經開始準備開工建設首個大型浮體。有關軍事專家表示,隨著中國島礁建設進程的逐步推進,該海上浮體在很大程度上對其反介入式區域封鎖系統有特殊貢獻。
中國大型衍架式浮島航母平台發布會
桁架式超大型海上浮動平台是北大教授發明的革命性技術。是指長、寬具有千米數量級、而高度為數米或數十米的鋼性浮體結構。與尺度以百米計的大型油輪、海洋石油平台或大型船相比,它的空間尺寸要大一個數量級,可營造出與陸地工作環境相似的人造浮島,從而極大擴展人類的海上生存和活動空間。
「桁架式超大型海上浮動平台」專利技術是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具有獨創性的超大型浮體的結構型式,是將對海洋綜合開發產生革命性影響的戰略性基礎裝備,在經濟、科研、生態、國防等領域具有廣泛的用途。該項目建成後將大大的提高我國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地位,形成裝備製造產業新的增長點,對我國擠身世界海洋工程裝備強國地位發揮重要作用。
浮島式航母
美國、加拿大和日本都先後提出「浮島式航空母艦」這樣的構想,所謂浮島式航母其實就是一個浮動的海軍戰略航空基地。加拿大和日本設想的浮島式航母基本是固定式建築,相當於在海上建造一個小型飛機場,跑道長1000米左右,可供各種飛機安全起降,而造價只有幾億美元。美國設想建造一個排水量50萬噸,全長900米、寬90米、高60米,可搭載300~500架各種類型的陸基飛機,航速6節。它由6個獨立的組裝模組拼接而成,其飛行甲板面積比10萬噸級的尼米茲級航母還大兩、三倍,進駐的飛機數量當然也多2~3倍。
中國大型衍架式浮島航母平台
由於浮島式航母只是一種平台或基地的概念,所以在設計思想上不再強求其他戰術技術指標,不要求高航速,不苛求配備強大的攻防火力和武器。由於浮島式航母上起降的飛機作戰半徑都很遠,所以在作戰方面,浮島式航母和類似於沖繩基地這樣的海、空軍基地一樣,遠離戰區,不進入有威脅的海域,不直接參加戰鬥任務,因此比較安全。可作為海上前進基地或艦船、飛機的運補和維修基地。據稱,2020年前美國海軍將建造2~3艘。在浮島式航母上,包括C-130在內大多數飛機幾乎都能安全起飛和降落,而無須複雜的彈射和阻攔裝置。
中國大型衍架式浮島航母平台發布會
和平時期,可以利用浮出水面的島礁或不能浮出水面的珊瑚礁盤建造或部署幾個這樣的固定式海上基地,完全是民用性質,可將其劃歸某個地方政府管轄,民用船舶、民航飛機和海洋石油開發部門都可利用這樣的浮島進行海洋開發,漁業捕撈,空中航運,油氣勘探,海洋調查,海上救援,物資、食品、淡水補給,機械設備的維修和人員的醫療救護等,也可開闢海空旅遊航線,對國民進行海洋觀和國防觀教育,當然在需要的時候軍隊可緊急徵用,作為軍事基地支援海上作戰。
俄媒稱,戰略上,俄羅斯必須盡快說服中國訂購和租用幾款俄製核潛艇。要給出優惠,貴了中國不買。中國的航母令西方神經緊張——中國人已經不把接受俄羅斯的禮物「瓦良格」號看做是愚蠢的行為。俄羅斯可以建議中國採用排水量10萬噸的暴風級航母方案。
外媒稱,維多利亞女王有一個鍾愛的外孫威廉。他非常喜歡軍艦和大海,儘管他是普魯士親王,但外婆授予他英國海軍上將稱號。當威廉成為德國皇帝後,他想要實現夢想,將國家變成像英國那樣的海上殖民大國。
資料圖:「北風之神」級核潛艇。
他計劃快速造出和英國一樣多的戰艦。這成為對倫敦的致命威脅,因為後者的全球影響力仰仗的正是舉世無雙的海軍。於是,英國教唆德國與法俄打仗,承諾自己將保持中立,而當柏林開戰後,英國立即參戰並擊潰了德國。
據俄羅斯《觀點報》網站3月9日報導稱,對德國親王「不正確的」教育是策劃好的行動抑或僅僅是出於偶然,不得而知。回顧這段歷史是想說明,不同的武裝力量裝備結構會導致與不同的國家競爭。
俄羅斯總統普京
報導稱,中國軍事開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如果說美俄軍費約佔GDP的4%,那麼中國僅佔2%。
報導認為,中國正日益靠近十分重要的分岔口。它訂購的武器的種類決定了它在哪裡展開軍事活動。未來,這一主觀因素可能戰勝地緣政治利益。
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利益召喚的是一個方向,而軍備結構指向的則是另一個方向。
同時,與中國的疆域、經濟和人口相比,中國在各個方向上的軍備仍然不足。
報導認為,中國的整體軍力不足以威脅俄羅斯,也不足以回擊美國和日本。因此,防禦建立在核彈頭組成的「核保護傘」基礎上。但倘若中國將兵力集中於一個方向,那麼就能把大量現代化武裝力量對準俄羅斯或美國。
報導稱,如果中國開始建設攻擊核潛艇、先進戰機和防空系統,西方將寢食難安。第二次世界大戰表明,海上大國在水下威脅面前是多麼不堪一擊。自從蘇聯核潛艇時代開啟以來,各國海軍都在仔細聆聽潛艇螺旋推進器的響聲。
自從蘇聯核潛艇時代開啟以來,各國海軍都在仔細聆聽潛艇螺旋推進器的響聲
如果解放軍開始採購坦克、運輸機和工程技術裝備,則經受考驗的將會是俄羅斯。採購所有種類的武器沒有意義——軍事理論教導人們,同時在所有方面強大是不可能的。
報導認為,俄羅斯應當克服對武裝起來的中國的恐懼,甚至幫助它走向大洋,而非西伯利亞和中亞平原。無所事事是不行的——不是俄羅斯要碾壓別人,而是別人要碾壓俄羅斯。好在中國已購買俄羅斯武器生產許可證以將它們部署於「正確的方向」——現代級驅逐艦、蘇-30戰機和S-300防空系統。但只有中國的核潛艇編隊才能成為西方真正的心腹大患和主要的刺激因素。
俄羅斯核潛艇
報導稱,戰略上,俄羅斯必須盡快說服中國訂購和租用幾款俄製核潛艇——就像印度租用「獵豹」核潛艇以獲得相關技術及核潛艇武器。要給出優惠,貴了中國不買。中國的航母令西方神經緊張——中國人已經不把接受俄羅斯的禮物「瓦良格」號看做是愚蠢的行為,這反而激發了他們建造超級航母的熱情。俄羅斯可以建議中國採用排水量10萬噸的暴風級航母方案。
北德文斯克的核潛艇建設中心2018年前就能滿負荷運轉。建成和交付租用兩三艘攻擊核潛艇(根據國際法不能出售)和暴風級航母會快速加強中國海軍的實力。這種合作還能使俄羅斯提前演練2025年後為俄海軍建設航母的計劃。
報導稱,應當在俄羅斯軍事院校培訓中國海軍軍官。俄羅斯的軍事學說建立在用潛艇對付敵人軍艦和破壞敵人航運的基礎上。如能讓中國未來的海軍將領接受這種思想,就能促使中國與其他海上強國,而不是與俄羅斯展開軍事政治競爭。應幫助中國人效仿俄羅斯倚重核潛艇的海軍傳統。
此外,還應與中國舉行聯合軍演,不僅在太平洋,而且在世界各大洋。要讓中國相信,他們在大洋上不是孤立無援的。
報導稱,上天為俄羅斯打開了「機會之窗」——海上利益碰撞已經開始。2016年2月底,美國情報機構在有爭議的伍迪島(即我永興島)發現了解放軍的高頻雷達。它使中國可以監控世界主要航線馬六甲海峽的水域和空域。美國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表示:中國應停止在南海實行軍事化。實際的行動會產生實際的後果。北京回應稱:中國在自己領土上部署必要的國土防衛設施,與美國在夏威夷布防沒有任何本質上的不同。
準備移交暴風級航母的相關文件
報導認為,為保護島嶼和擴大在該地區影響力,中國不僅需要在這些島附近,還需要在整個東太平洋部署強大的現代化海軍集群。
那麼,與中國的海軍合作是否會損害與印度的合作?俄羅斯已租借給後者核潛艇,準備移交暴風級航母的相關文件。因此,向中方交付同樣武器和許可證不會改變2個亞洲大國的力量對比。
中國海軍軍官
印度正在從採購俄羅斯技術裝備向購買設計和許可證、而後自己生產過渡。俄羅斯勢必要為消化因此多出的產能尋找銷售市場。
中美海上競爭是否會帶來戰爭,就像英德競爭引發一戰那樣?不會——有核的21世紀與20世紀初不同,1945年持續至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