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充斥著不少吐槽「中國製造」的聲音,關鍵詞有「質量不太好」、「低價」、「依賴進口」等等。
當你讚嘆iPhone的製造工藝精良時,讚嘆國外工具機品質可靠時,有沒有想過,iPhone的大部分零部件製造是在中國完成的,國外品牌工具機也有很多是中國本地化工廠製造!
同樣是「中國製造」,一方面是認可度不高,另一方面卻是精湛的水準!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差距?
工作中大多數的時候,
你覺得,
「差不多就行了」,
還是,
「差一點都不行」?
不少國內工廠普遍存在「差不多「思想,製造出來的東西也談不上有問題,但離精品的距離總是有差距。
-「這套模具的型腔怎麼有明顯段差啊?」
-「差不多的,就只有幾個絲,不影響使用的。」
-「圖紙上的尺寸標錯了,怎麼沒有改好就發下去了呀?」
-「我已經給加工的師傅說過了,差不多的,他們會改一下。」
-「今天工具機加工的零件怎麼這麼多的刀紋?」
-「差不多吧,拿去給鉗工拋光一下就可以了。」
-「這台設備的鈑金接縫怎麼一頭大一頭小?」
-「差不多,又不影響加工使用。」
在這些「差不多」思想的影響下,我們的工作行為變得不嚴謹,總感覺很多事情沒必要去追求精細化。結果是這裡差一點,那裡差一點,致使工廠製造品質游離在不穩定的邊際。
事實上,一旦「差不多」思想成為你的習慣,在你不想「差不多」的時候還擺脫不掉。
不平凡與平凡之間,差的就是那麼一點超越。
國外廠商驗收模具,首先不是看打樣的產品,如果模具外觀有劃痕,模具分型面有打磨痕跡,沒有銘牌等等,模具肯定是被拒絕驗收的。對於產品尺寸,則嚴格依據產品圖紙的公差要求來檢測判定,即使是不影響產品使用的部位,不合格也必須修正。
國外品牌的數控工具機,先不談它的加工性能與技術有多麼先進,從工具機的外觀、製造的眾多細節展示出來的品位就足以讓客戶產生認可。如果鈑金接縫不嚴,螺釘隨處可見(甚至各式各樣),這些小小的差距就反映出來工具機屬於低端檔次。
「差不多」就是有差距,這種思想會讓製造品質漸行漸遠,最終差很多。把工廠的這個通病給大家提出來,望大家重視並思考。您可以在文後寫留言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