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旗19反導成功率為何超美 是靠這款裝備

@ 2016-07-11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反導系統的討論非常多,其實大家多討論的屬於末端反導系統,其實它的技術難度並沒有想像的大,只是攻擊進入彈道末端的彈道飛彈,這與防空作戰並沒有太大的區別,甚至一些遠程防空飛彈,比如S400,即具體了一定反導能力,真正難度是將天氣層之外,處於彈道中段彈道飛彈攔載下來的,即所謂的中段攔截,這才是真正的高端技術。

中段反導技術也只有中國與美國正在進行相關的試驗工作,也許在許多人印象中美國非常先進,但是中國的技術水平也不差。經過多年發展之後,我們也可以象美國一樣:敢說在家門打飛彈,我們誰都不怕,我們的反導系統可以實施有效的攔截,不僅有未端系統,還的中段反導能力。

按外媒的說法,2010年1月11日,中國進行了第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而在2014年、2015年又成功進行了兩次陸基中段試驗,據稱使用的中段攔截彈的紅旗-19型飛彈,攔載高度大約在100公里左右, 這說明中國在中段反導系統已達相當高的水平,分層攔截能力,即對一個目標進行多次攔截的能力。如果簡單統計一下,即可發現,至今中國進行的反導試驗,基本上都成功了,保持著極高的成功率,這與美國的高失敗率形成了顯明對比。

美國試圖打造國家飛彈防禦系統,以謀求戰略優勢,那麼中國也在打造自已的國家飛彈防禦系統,這一想法也不是今天即有的,早在上世紀60年代即提出了640工程。中國也不是簡單地停留技術試驗階段,已經開始構建起整個系統。由空基與陸基預警網絡加上反導攔截彈,將構成中國的反飛彈系統,我們真正的底氣即源於此。

首先要建立起戰略飛彈預警系統,這個系統絕對不簡單,包括太空中的戰略預警衛星與陸基戰略預警雷達。中國的戰略預警衛星已經布置到太空中,也就是形成多大預警網絡的問題。中國突破陸基戰略預警雷達技術難關也不是一天二天,數年即建成了新一代的X波段、P波段遠程預警雷達。據推測,新一代雷達的探測距離可達5500公里,總體性能與美軍最新服役的AN FPS-132「鋪路爪」雷達相當。隨著戰略預警雷達系統網絡的發展和完善,其實也意味著中國對周邊各種洲際飛彈、中程彈道飛彈威脅的控制力在加強。

其次,才是發展攔截系統,也就是紅旗-19反導飛彈。按美國人的觀點,目前紅旗-19反導飛彈主要測試的是攔截射程達到3000公里左右的彈道飛彈能力,那麼攔截洲際彈道飛彈自然是下一階段目標,將通過進一步的測試與改進來實現。從歷次試驗的情況看,中國紅旗-19反導飛彈的攔截成功率是相當的。紅旗-19反導飛彈可能安裝了矢量推進調整噴管、紅外搜索系統。攔截方式類似美軍類似,先由預警衛星提高早期情報,再經過X波段、P波段雷達率確認與鎖定發現目標,隨後紅旗-19反導飛彈發射,再高速接近目標的100公里範圍內,紅外搜索裝備自行發現目標。也許目前的紅旗19隻是試驗型號,未來應有更新型號代替,以追求更高的效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