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中學程度的母親,為讓六名兒女得到更好的教育,打兩份工籌學費,但還是欠下六萬元債務。其中四個孩子念理工學院,每人三年學費達兩萬元。
《新報》報道,安娜(化名,54歲)和55歲丈夫育有六名子女,29歲長女已婚搬出去,經濟獨立。
但她的29歲兒子和19歲女兒剛讀完理工學院,另外21歲和22歲的兩個兒子還在念理工學院。每人三年學費達兩萬元。
為應付學費,她打兩份工。當全職清潔工主管的她,每天工作16小時,一周五天。除外,周末休息也兼職當廚房幫手。
如此她月賺3300元,加上技工丈夫的1900元月入,也不夠應付生活費和學費,因而欠下銀行六萬元。
中學畢業的安娜希望孩子們能有高學歷,也希望15歲老么讀完中學後繼續念大專。
「我希望他們過比我好的生活,因而教育很重要。我不希望他們走我的舊路,在該讀書的時候卻沒讀書。」
即便如此,安娜並沒為孩子申請助學金,她認為更多人比他們家需要助學金。
「有些人連家都沒有,有些殘障人士更需要幫助。但我們有瓦遮頭,也能工作。」
安娜的公積金須償還四房式組屋房貸,孩子學費單靠丈夫公積金,依然不夠。
「我們都沒錢在外面吃,但孩子沒辦法,即使在理工學院用餐,也只能夠給他們五元。」
他們一家能省則省,有時還得像親戚借錢還電費,甚至連買煤氣煮飯的錢都沒。
直到2014年,安娜一家得到新加坡信貸輔導協會(Credit Counselling Singapore)幫助,為她仔細規劃財務,預料五年內可償還完畢。
但安娜說,她沒期望孩子日後報答,即使孩子要讀大學,她照樣會支持。
為孩子教育 許多家長負債纍纍
為了孩子的教育,許多家長負債纍纍,單單信貸輔導中心去年就接到579起類似個案,比2013年的302起幾乎倍增。
信貸輔導協會總經理陳慧敏說:「父母每個月花上千元送孩子上昂貴的幼兒園或增廣課程非常普遍,有的甚至還申請求學貸款。」
滙豐銀行曾做的市場調查報告中也顯示,本地家長平均每年花2萬1000元在孩子的大學教育上,其中有52%家長願意為了孩子的大學費用而負債。
陳慧敏提醒家長,若沒有仔細規劃財務,很容易負債纍纍,令自己難以應付。
她提醒家長,在幫孩子報讀任何課程前,確保所有開銷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年輕人在報讀大學前,最好也先和父母商討,不要讓父母因沒法負擔自己到外國留學而感到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