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回收利用的視點看,日本的玻璃瓶分為兩種,一是清洗、殺菌後可以再利用瓶子,叫做returnable bottle,主要是啤酒瓶和其他酒瓶;另一種瓶子則是回收後要打碎,重新高溫溶解,然後製作新的瓶子。 據有關專家介紹,再利用瓶子可以反覆使用35次。此外,日本麒麟啤酒公司的網站上亦有介紹啤酒瓶回收的內容。啤酒瓶回送到工廠後,內外徹底清洗,讓它看上去像全新的一樣,要求不能有一點損傷和痕跡。
啤酒瓶平均壽命是8年,大約可以使用24次。破損的瓶子就要打碎再生產了。 回收瓶子由販賣商店協助進行,還有地方的町、村的兒童會等處也回收瓶子,日本的小孩從小就接受資源再生利用教育,不僅從課堂上獲得這方面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能接觸到資源回收的事例,如自己喝的酸奶的玻璃瓶要回收等。產家給訂戶送整箱的酸奶、牛奶之類飲料時,同時會在訂戶家門後放個空箱子,以便人們把喝過的瓶子放進去,裝滿後他們就拿走。就算是在旅遊設施等公共空間,有再利用瓶子的地方都放置箱子。筆者有次在溫泉設施內的自動販賣機上買瓶裝的酸奶,也看到在販賣機的旁邊就有專用的箱子。
但是在社會上舉行的各種大型活動中所使用的瓶子的回收率就比較低。 日本有個再利用瓶子(returnable bottle)協會,他們督促製造合格的再利用瓶子,日本一年約生產690萬個再利用瓶子。協會倡導人們在把瓶子送出時,應該做到三點,一是要把蓋子取下,蓋子是不能回收的;二是要把瓶子清洗一下,雖然到產家那兒還要再次清洗的,但消費者先清洗一次可以避免運輸過程中出現異味;三是不要把再利用瓶子和其他玻璃製品以及螢光燈、陶瓷器等物品放在一起,避免受損、被污染。再生瓶子上有個「R」記號,沒有這個比標誌的瓶子是不能再利用的。
這種瓶子在製作上有特殊的技術要求,高溫清洗後不會有素材溶解出來,另外讓人手觸摸覺得舒服,口接觸瓶口也得感覺舒適才行。 日本的民間環境保護團體一直在呼籲產家多使用再利用瓶子,現在日本的再利用瓶子數量每年都在減少,在過去的30年間減少了約三分之一。 據日本環境省的調查,全國實施回收再利用瓶子的市町村占全體的44%,有些地方實施付費回收措施,一個空瓶子賣給地方政府可得三到六日元。在沖繩縣再利用瓶子價格最高,一個空酒瓶值15.9日元,比其他地方高出多倍。(黃文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