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眼狼?這國公開蘇35機密幫印度對付中國
目前,俄羅斯與印度的軍事合作發展非常順利,俄羅斯從新德里賺到了美元,印度從莫斯科得到了幻想的軍事能力。在這些合作之中,俄羅斯提供了航母技術、S-400防空飛彈、第四五代戰機,T-50戰鬥機也將與印度聯合研發友好版,這些都是印俄軍事技術合作的典範。
俄羅斯與印度目前已經就出售蘇-35戰鬥機達成某種協議,美國《防務新聞》網站認為俄羅斯要與印度聯合研製一種超級蘇-35戰鬥機(蘇-35S),性能比中俄之間的蘇-35軍火交易不同,俄印研製與第五代戰鬥機水平相當的版本,實力基本上與真正的第五代戰機相匹敵,而且達到比中國引進的蘇-35「更強」的標準。
的確,俄羅斯蘇霍伊方面在向中國兜售蘇-35戰鬥機的時候經常採取一些非常手段,有媒體認為這些是「刁難」的範圍,但是不論如何定性他們的行為,俄羅斯已經將出口到中國的戰鬥機技術壓至最低,遠不如俄羅斯空軍服役的版本。
其實這一點原本無可厚非,貓教老虎總要留下一手,但是中國在購買蘇-35戰鬥機時已經附加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以及採購更多配套的航電系統和117S矢量發動機的大合同,俄方理由從好友角度出發認真分析討論,但是他們基本上都是拒絕的態度。
這次俄羅斯主要向印度兜售T-50戰鬥機,很少見地拋出了聯合研發的誘餌,這一點非常吸引新德里。如果俄印兩國聯合研製T-50隱身戰鬥機,那麼印度可以把以前積累的西方航電技術(法式的航電、任務電腦)與俄羅斯的空中機動能力結合,印度的軍事武器本土實力將會大增,這對於中國而言無疑不是利好消息。
目前,印度空軍將第五代戰鬥機項目發展成FGFA計劃,其實就是向俄羅斯採購200架印度版T-50戰鬥機,無論是不是本土航空工業的成果,都要緊密追蹤世界最先進的戰鬥機成軍作戰。
俄羅斯如果真心與印度按計劃聯合研發,那麼印度版T-50戰鬥機可能比俄羅斯自己還要先進,有可能水平要達到殲-20戰鬥機的標準,使印度向東看戰略有了可靠的空中力量支撐,在亞洲軍事力量平衡上也將占有更大的權重。
所以說,俄印兩國的大規模全域軍事技術合作,不僅對於世界和平是嚴峻的挑戰,對於中國周邊局勢穩定也是嚴重的制約。儘管俄方經常刁難印度,比如在戈爾什科夫號航母的改裝的價格問題上,印度忍辱負重也要給錢完成談判而不放棄升級。
儘管印度海軍的「超日王」號航母8台鍋爐全部爆炸,航母癱瘓了一段時間,但是印度並沒有因此放棄任何與俄羅斯相差的採購項目,可以說再爆炸80台鍋爐印度也不會放棄俄羅斯這樣一個能夠按印度作戰需求提供軍事裝備對抗中國的大賣家。因此,俄印之間的11356飛彈護衛艦項目仍在埋,S-400防空飛彈也將陸續交付新德里。
俄寧把航母免費送印度!為何不賣中國一條繩
蘇聯解體後,中俄因為國際環境的變化再一次走在了一起,落魄交加的俄羅斯急需重振國力,不過,這個昔日世界超級大國卻為了錢的事情。
搞得焦頭爛額,作為已經正在新型的巨大經濟體,中國強大的購買力迅速成為俄羅斯重點拉攏的對象,就這樣中俄兩國在解決掉主要矛盾後,開始了新時期的軍貿交易。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先後從俄羅斯後買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包括空軍蘇27、蘇30戰機,海軍基洛級潛艇、現代級驅逐艦,陸軍S300、道爾M1防空飛彈等。
這些武器的引進,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強了解放軍的整體作戰實力,也對國產新型武器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俄羅斯為何要把戈爾什科夫元帥號航母免費送給印度?
俄羅斯為了發展經濟,在國際上除了大量出口石油、天然氣等能源之外,武器裝備的出口,也成為其獲得外匯儲備的主要方式,為此。
俄羅斯不惜將前蘇聯建造的第4艘基輔級航母「戈爾什科夫元帥號」免費送給印度,兩國在1996年開始接觸,最終在2004年簽署協議,雖然合同金額從最初的14億美元增加到23億,但印度最終還是獲得了這艘航母。
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曾是俄羅斯最大的武器進口國,但中俄之間的武器交易僅僅限制在常規武器之中,而且俄羅斯出口給中國的大多數武器。
在技術上都要低於出口給印度的,諸葛小徹認為,主要原因是印度不會逆向仿製,最重要的是,俄羅斯一直將中國作為潛在競爭對手,這也使俄羅斯在武器出口上對中國總是留一手。
俄羅斯為何不肯出售攔阻索給中國?
中國在1999年從烏克蘭購買了尚未完工的瓦良格號航母,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就是發展於此,在改建遼寧艦的過程中,中國希望從俄羅斯購買相應的航母攔阻索系統。
不過,最終的結果很遺憾,那就是俄羅斯寧願將戈爾什科夫元帥號航母免費送給印度,都不會將一套航母攔阻索賣給中國。
中俄兩國今天的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但是俄羅斯對中國的戒心從沒消除,中俄兩國在2005年就簽署了34架伊爾76運輸機的銷售合同,諸葛小徹認為。
俄羅斯不願意幫助中國建立起一支具備戰略投送能力的強大空軍,此合同直到今天都沒有履行,聯繫到航母攔阻索問題,就可以看出,中國的發展只能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