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很累,就是因為你在做不擅長的事

@ 2016-07-08

朋友辭了雜誌社文案策劃的工作,我問她最近在做什麼,她答,做微商,賣衣服。

一個重點大學英語系畢業、貌美如花還有自己獨特穿衣品味的姑娘辭了至少在我眼中體面的白領工作,蹲在家裡一天天刷著我們朋友圈的屏。雖然一直知道她的理想是「做網紅,賣衣服」,但起初並不解,直到她說,「不擅長的東西讓我做的很痛苦」。

然後我反思了從讀書時實習到現在做過的幾份工作,只有兩個是我從沒抱怨過一句累的,一個是我感興趣的,一個是我擅長的。

之所以你會累,無非就是這份工作,你既不喜歡,又不擅長。

拿近日歐洲杯上爆冷踢英出局的「平民屌絲」冰島隊來說,全隊23人總身價不及英格蘭隊斯特林一人。在這個人口不到35萬的小國里,很多人除了自己的專職工作以外,通常還有1到多份兼職。

比如助理教練哈爾格里姆松不踢球時,專給村子裡的人看牙;門將哈爾達松兼職做導演,閒來就拍拍廣告和各類視頻;而隊長貢納松以前卻是練手球出身。這樣一個讓人看起來似乎完全是出於興趣組織起的並不職業的隊伍,卻踢進了八強。

這其中,興趣+特長=無窮的力量

為什麼有些人可以成功,而另一些人卻碌碌無為一生?除去際遇、環境、時代等影響外,可能與其所從事的工作是否符合其興趣及特長相關。

但是,興趣≠特長

你可以對一件事很感興趣,但卻不一定對它很擅長,這樣的工作做起來依舊會熬人累人。所以你需要做的是發掘自己的優勢,並將其發揮到有意義有價值的工作中去。

但興趣這個東西容易找,特長有時候卻不那麼顯而易見。

一件你所擅長的事,至少是出於你內心對它由衷的渴望,並能從中獲得內在的滿足感。再次這件事你相對其他人來說學的更快,甚至可能只是自然而然的反應。而對於賣衣服這種在我曾經看來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甚至是低級的工作,所要求具備的品味或是親和力,都是我所欠缺的。

在這點上,我是佩服那個朋友的,至少這個社會還有千千萬萬個明明不擅長不喜歡卻還下不定決心拋開世俗眼光去直面自己的人。

每一個職業每一個工種,都需要匹配到一個有著相關技能的人。看近了是你在挑工作,但看遠了是工作在挑你,在挑擅長這份工作的人。而這個世界上也沒有庸才,只有被放錯位置的人才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