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工廠鉗工車間,組立研配工藝和質量管理流程

@ 2016-07-08

模具工廠鉗工車間,組立研配工藝和質量管理流程

新聞摘要:為了提高工作品質與產量,節約各項資源,統一模具質量及工藝標準,確保出貨安心,減免各項重複工作的發生,做好防呆處理

為了提高工作品質與產量,節約各項資源,統一模具質量及工藝標準,確保出貨安心,減免各項重複工作的發生,做好防呆處理,模具工廠需要制訂程序文件加以推行。

一、鉗工模具進度和質量跟蹤流程

(1)鉗工組長收到新模開工單後,必須主動找到設計工程師參與先期的評審工作,對模具各零部件部位的避空,排氣,承受塊位置,定位塊方式,各位置是否加耐磨塊,模仁的頂出排布等做出合理的意見,檢討並作出決定,記錄在案,作為減少後期研配時間及質量的保障;

(2)設計工程師完成3D後,鉗工組長必須對3D圖進行了解,對有疑問和評審時作出決議卻沒做出改善的部分,必須要得到合理解釋方可;

(3)對3D數據完成後的模具,組長必須對」模具推進計劃「進行跟蹤,了解模具計劃的生產加工完成時間,首試時間,產品使用材料,模具調整方案等了解在胸;

(4)組長收到模具圖檔後,要對圖檔和開料單做好收管(直至模具出廠為止),以方便對模具材料和工件進行進度和質量跟蹤;

(5)對在安排加工的模具,組長要對生產進度做出「輕重緩急」的判斷,對工件的數量和加工工藝,要一天做出3次以上的狀態跟蹤,以便能及時掌握好各零部件的加工狀況;

(6)組長在每天的進度跟蹤中要及時對零部件的加工質量和異常做出判斷,不能過分依耐品檢(要做到質量在我心中);

(7)組長在跟蹤進度時要對加工沒有按「推進計劃」完成和超期的項目,及時跟加工負責人交底,讓其給出時間或上報至班長和主管去檢討時間;

(8)對加工好的工件要能及時應對,及時安排好尺寸檢查,外觀檢查,倒角,打(擴)孔,平毛刺,攻牙,拋光等工序;

(9對加工等待中的工件,要跟加工部門檢討好時間,及時安排好鉗工要做的工序,完成後再送至加工處;

(10)組長每天要多次巡視質檢處,及時對自己的工件做出處理,不能將工件在質檢處放置3小時以上;

(11)鉗工組長在加工生產跟蹤過程中對發生的異常要按後面的「各種異常單管理流程」方案組織相關方作出有效回應。

二、型修(調整模具)管理流程

(1)鉗工組從項目處得到修模報告後開始模具型修的分配工作,原則上以組為單位,哪組做的模具那組型修,(當負責組很忙,而他組空閒時,經當事組許可,可以組織他組暫時型修,修好為主);

(2)對於非公司內製造(或已經離職組員)製造的模具將以組為單位輪流組織型修,不論模具大小,複雜簡單,流到哪組直至修好為主,從一組開始一組一副循環處理;(當流到哪組,負責人無資源時,可跳組發放,但下一副再流回來)。

三、各種異常單管理流程

(1)各組長發現工件異常時,先填寫提交異常單;

(2)交由班長,在班長組織下與加工部門或異常製造者確認情況,檢討改善方案,方案確定後由班組長填寫在異常單上,交於異常部門簽名後,再由班長確認;

(3)將異常單交由鉗工主管確認;

(4)將異常單交於品檢部門負責人簽單;

(5)品檢交由加工負責人確認返修時間。

四、試模單管理流程

(1)模具生產過程中各組長必須嚴格執行組內模具生產標準,暫按(鉗工模具試模和出廠檢驗單)標準推行質量管理;

(2)模具研配至最後時組長必須請班長觀看紅丹和模具外觀,由班長確認品質程度後方可行;

(4)研配好後必須檢查模具各頂出系統,作動件,水路等正常性,可行後請班長確認;

(5)組長認真填寫(鉗工模具試模和出廠檢驗單),並與班長檢討好後,由班長簽名,簽名後與試模單一起交由主管確認後流至注塑部

五、模具首試流程

(1)模具首試時組長,班長(主管)等人必須至現場與注塑技術員一起檢討工藝,對一些作動和頂出特殊的模具必須詳細告知調機人員,確認各動作無異常後方可合模;

(2)打好樣品後組長必須將模具打上紅丹,加壓在注塑機上合2—3次,作為檢驗模具研配質量和型修的參考依據;

(3)試模完成後組長必須收2-3Pes的產品做為型修樣件;n試模過程中班長(主管)必須在現場組織檢討模具的後期型修改善方案,並在產品上做好記號,之後再由班長(主管)填寫好「鉗工內部模具型修指令單」連產品一起交付至組長處改善。

六、試模後關鍵一步

模具上機試好模後關鍵一步,下機前在機台上將母模方向或其他方位打好紅丹,在機台上按正常生產低20t-40t的和模壓力壓一至兩次模具,再認真檢查模具研配的效果是否達到要求,各路負責人必須做好此次研配驗證督檢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