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司機都不知道的輪胎上的秘密!

@ 2016-07-08

掌握了輪胎的知識,不僅能夠節省油耗,也保證了行駛的安全。

輪胎是汽車的重要組成部件,但很多剛買汽車的新手小白卻不明白輪胎這玩意兒里到底有什麼玄機。今天,頭孢就為大家來普及一下。

如何讀懂輪胎

輪胎不同於日用品,幾乎從不提供詳盡的產品說明書,但讀懂輪胎並非難事。每條輪胎的詳細信息都印在輪胎側面(又稱胎壁)。

以東風雪鐵龍C6使用的215/50 R17 95W規格輪胎為例,最大的英文字母代表品牌;次大的英文和數字組合代表輪胎花紋名稱;

215表示輪胎橫截面寬度為215毫米,寬度與附著力和行駛穩定性成正比,與油耗成反比;

50表示輪胎的扁平比,即輪胎高度是寬度的50%,扁平比越低,駕駛操控性越好,但也更容易受到撞擊損傷;

R17表示輪轂直徑為17寸;95表示輪胎可以承受的最大設計負荷為690公斤,數值與承載能力成正比;

W為速度級別,即輪胎允許的最大設計時速與散熱性能息息相關,其中W代表270公里/小時,其他常見的T、H和V分別代表190公里/小時、210公里/小時和240公里/小時。

此外,DOT字母后面通常有代表生產日期的四位數字,例如「2314」表示此輪胎是2014年第23周生產的。

注意輪胎壽命

輪胎是要自然磨損的,所以輪胎在出廠前都會在胎側標註出磨損極限,以註明這條輪胎的實時磨損狀況。但我們在日常使用中也要定期檢查輪胎的磨損情況,防止它因嚴重磨損影響使用。

其中,輪胎還會自己老化,一般來說正常使用的輪胎壽命是4-5年,過了5年即使胎紋的磨損很小也最好換掉。

還有如果出現扎胎,進行過三四次的補胎,也要考慮輪胎的安全因素了,頭孢建議最好將這條輪胎調換到非驅動輪或者後輪,以降低爆胎的風險。

胎壓同樣不能忽視

爆胎是車友們最不願遇到的險情。而有業內專家指出,除了突發的外界損傷外,輪胎充氣壓力不當也是引起爆胎的重要誘因。

舉個例子,如果車輛的輪胎氣壓過低,其胎壁徑向變形量就會增大,這種情況就會導致滾動阻力急劇上升,從而胎體溫度過高最後引發爆胎。所以,我們必須要定期檢查車輛的胎壓。

其實,杜絕虧氣行駛並不難,只要養成定期檢查輪胎的良好習慣即可。比如,我們可以花幾十塊錢買個胎壓表進行隨時檢查。(當然現在有很多車型帶胎壓監測的功能,比如東風雪鐵龍C6)

轎車的冷車胎壓通常在2.2-2.5個大氣壓,而每輛車的標準數值都會在車身門框內側的標識。如果嫌麻煩,也可以在4S店保養時進行一下胎壓檢測,通常檢測都是免費的。

去哪兒換輪胎?

一般來說,大家都會去4S店換裝,雖然方便省心,但價格也略貴。其實,頭孢覺得只要去正規的輪胎店換裝即可,其軟硬體水平同樣夠好,最後在換完輪胎後記得做四輪動平衡。

現在,雖然市場以次充好的「翻新胎」較為少見,但如果外面的個體商家的報價明顯低於市場平均價時,車友們在購買時仍須謹慎。此類輪胎多為非正規渠道產品,可能會引起使用方面的故障。

一般來說,正規產品的包裝上都貼有中文使用說明標籤,且絕大多數17寸以下輪胎的胎壁上均有CCC(3C)模壓標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