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脹、乳房痛、上火頭暈、肝病、腰痛、失眠、腎虛障礙....道家一招解決

@ 2016-07-07

將腳底面向自己,把足趾向上翻起,就會發現一條硬筋會從腳底浮現出來。按摩這條硬筋,把它揉軟,會有神奇的功效!

養生秘法:揉「地筋」

每個人都渴望健康快樂地生活,可是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使太多的人心中充滿躁動和不安,似乎一時一刻的舒適都成了奢望。肝病的恐怖,前列腺的困擾,還有強直性脊柱炎、腰脊間盤突出、失眠癥、腦血管疾病、帕金森、性功障礙以及小兒多動癥等很多疾病,看似毫無關聯,其實問題都出在一個地方----「筋」。

《黃帝內經》上說:「肝主筋。」筋是什麼呢?筋就是人身體上的韌帶、肌腱部分。很多病癥,說不清原因,但都可以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從筋論治。

人的身體裏有一些總開關,治病養生都是在這些地方用力,所謂的「不傳之秘」也盡在於此。曾經說過的「消氣穴」太沖、「疏筋穴」陽陵泉、「強胃穴」足三裏、「健脾穴」公孫、「腰痛穴」飛揚、「補血穴」勞宮、「補腎穴」太溪等,都是能獨當一面的人身之大穴。但這些穴位書中已盡有記載,也算不得什麼秘密。

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一個書中很難找到的,但卻是對以上諸癥皆有療效的養生之法----揉「地筋」。

道宗秘訣中有這樣一句話:「天筋藏於目,地筋隱於足。」藏於目的天筋,一般人難於下手去鍛煉;隱於足的地筋,我們卻可以把它找出來,為我們所用。那怎麼找呢?將腳底面向自己,把足趾向上翻起,就會發現一條硬筋會從腳底浮現出來。按摩這條硬筋,把它揉軟,會有神奇的功效。通常脾氣越暴的人,這根筋就越硬,用拇指按一下,就像琴弦一樣。

凡是有肝病的人,這條筋是必按之處。您可能會問,這條「硬筋」在腳底,並不循著任何一條經啊?稍微仔細些就會發現,其實這根筋是循行在肝經上,只是肝經一般都標註在腳背而不是腳底。肝的問題是人體的一個核心問題,肝的功能加強了,人體的解毒功能、消化功能、造血功能就會顯著提高。但肝卻是最難調理的臟腑,藥物難以起效,針灸似乎也鞭長莫及,古人的一句「肝主筋」,卻道破了我們通往肝經的捷徑----通過調理「筋」就可以修復肝,所以說「書是黃金屋」一點也不過分,中醫經典,真是字字珠璣,隨便摘下一句都是「零金碎玉」,我們真是需要睜大眼睛才行。

這根筋雖然用途極廣,但有些人卻找不到它,揉這地方的時候反而會感覺這根筋軟弱無力,塌陷不起,這樣的人通常肝氣不足,血不下行,反而需要把這根筋揉出來才好;還有的人雖然這根筋很粗大,揉起來卻毫無感覺,也不堅韌,像是一根麻繩,五十歲以上的男士較為常見,這樣的人通常年輕時脾氣暴躁,肝功能較強,但由於酗酒、房勞、憂慮等諸般原因,現已肝氣衰弱,這麼好的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中醫艾灸,更需要常揉此筋。

關於「筋」,我再提供些其他的知識,您可參照著自己的具體情況來調理。膝為「筋之府」(所以要經常跪著走以養筋),膽經的陽陵泉為「筋之會」(所以要常撥動以舒筋),脊椎督脈上有個「筋縮」(所以要多用掌根揉它以伸筋),膀胱經的膝下有個「承筋」(所以要多用拳峰點按以散筋),請記住,理筋即是調肝。而凡和「搖動」「震顫」「拘攣」「強直」「抽搐」「火氣」「眩暈」「抑鬱」等有關的病癥,都與肝經有關。

前些天告訴大家將大腿盡量劈開以增強肝腎功能,其實不過是要拉伸腿上的大筋。男性生殖器名為「宗筋」,即是諸筋匯聚之意,所以改善「筋」的供血,是從源頭來解決肝的問題,同時也解決生殖的問題,方法也極為簡單.只要常常調節我們腳下的「地筋」,我們的力量就會源源而發。到過上海楊浦大橋的人都會驚嘆於它的宏偉壯觀。但是您發現了嗎,是誰在支撐著它?承載著它的巨大負荷的,是那些粗壯有力的鐵索,那就是這座橋的「筋」。

我們要打造的,也正是這樣的鐵骨「銅筋」。

覺得自己哪裏都不舒服,肚子脹,乳房痛,頭暈,『苦大愁深,不知所措』。就多揉揉足底的「地筋」吧,舒肝健脾,安定心神。坐在電腦桌前,搬起腳來就揉,很方便,沒有規則。多揉就會有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