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植物」也有「生命」,為何「吃素」不算「殺生」?

@ 2016-07-06

凈空法師:「植物」也有「生命」,為何「吃素」不算「殺生」?

經常有初學佛的人問:佛教勸人素食,吃動物算是殺生,難­道植物沒有生命嗎?吃植物,植物就不會感覺痛苦了嗎,是不是因為植物沒有靈魂呢?

首先:吃動物肉和吃植物的影響和後果是大不一樣的!

(一) 動物的肉體是一個整體,不殺生無法得到動物身上的肉,更不要說內臟了。殺害動物是斷其命根,動物一旦死亡就無法再復生。而植物只要再播撒種子,就可以延續生命,有許多蔬菜的根、莖都可以繁殖成為整株植物,稱為無性繁殖。割掉一片蔬菜的葉子,它能再生一片。摘取一個番茄,也可能會再生一個。但割掉動物的手或者腳,它無法再生出手腳。從這裡可以看出食用植物對自然的傷害遠較食動物肉為小。

(二) 植物在這個世界上的使命有二,一是為世界上的動物和人提供食物作貢獻;二是繁衍後代,延續自身物種的生命。大多數蔬菜都是一年生的,春種秋收,番茄、黃瓜、茄子等以果實供給需要者時,同時也傳播了它的種子。有的植物則提供了自己的根(薯類,蘿蔔等)或者根莖(葉菜類)。如果無人去收割,在秋蕭冬寒的季節中,蔬菜也會自己死亡。反之,一株植物如果有人去修剪,及時採擷成熟的果實,當年只會激發更多的產果,獲得的種子在來年也會有更好的收成。從這個角度去看,採收植物是人配合植物來完成它們在世上的使命,植物是不會抱怨的。植物與人的關係實際上是一種賦予加上委託的關係,植物賦予人以食物,人幫助植物繁殖後代,擴大種植以完成植物的委託。至於多年生的果樹,更是迫切地希望有動物(包括人)來食用其果實,以達到傳播種子的目的。為此,成熟的水果都長得光彩奪目、香氣撲鼻、甜美多汁,為的就是吸引動物和人來食用。但食動物肉的影響就不一樣了。肉用動物被殺時,一般都剛在青春,它們一輩子沒有出過飼養場的大門,甚至連天空都未見過,到這世界上只不過半年到一年,就要去被殺了。淪為人的肉食絕非它們的心愿,怨恨之心當然很深。

(三) 動物是有意識的,每個動物都戀生怕死,有強烈的求生慾望。把動物放置在危及它生存的環境中,(不會游泳的動物掉進水裡,一般動物進入缺乏氧氣的環境中)它們的本能一定會驅使它們拚命掙扎。沒有觀察到植物有這種強烈求生的本能。面臨被殺之際,牛會跪地流淚求饒命、被捆綁待殺的豬會瘋狂的嚎叫,聲聞數里。最後結果求生不得,還是被殺,必有仇恨、報復之心。植物就不一樣,如前面所說,被收割的植物沒有報復、怨恨之心。即使有一些科學家發現植物能對外界有所反應,但這些反應的信息是極其微弱的,微弱到人無法感知,只有儀器能夠測量到。有些愛心人士與植物間有心靈的交流,但這種交流尚不能被公眾普遍見證。這與動物的喜怒哀樂是明顯而易被人們觀察、認知、體會到完全不同,只要人們不是故意裝聾作啞,動物的心情是無法迴避的事實。

凈空法師:植物沒有靈魂是對的,你說它­不會有痛苦,有問題,這個事情這些年江本勝博士的實驗有了答案。這個現象只有大乘佛法­能把它講的透徹,能把它講的明白,除大乘佛法之外,很難把這樁事情講圓滿,這個問題涉­及到很高深的學問在裡頭。我們只可以說植物沒有執著、沒有分別,它沒有執著、沒有分別­,它沒有報復,沒有瞋恚,只可以這樣子說法。我們吃這些植物,實在講它是犧牲奉獻,我­們對它要感恩,不能夠隨便糟蹋,糟蹋就有罪過。

我們今天需要飲食,這是什麼?業障,自­己吃的時候要生慚愧心,對這些食物要生感恩心,這就對了。財色名食睡這叫五欲,學佛的同學大家都知道。五欲在什麼境界裡頭有?欲界裡頭就有。那­你就想到,往上提升,色界天就沒有了。色界天人他不要吃東西,他不要睡覺,男女的慾望­都沒有,財色名食睡都沒有,色界天。我們今天還需要這些東西,看到色界天人我們就生慚­愧心,我們比他差遠了,他可以不要了,這個我們要知道。我們要不斷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飲食愈簡單愈好,愈少愈好。

所以世尊當年在世一天吃一餐,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他那一餐他是外面托缽托來的,給什麼吃什麼,沒有分別心,這裡頭含義都很深,決定沒有­分別,決定沒有執著。我們今天接受這些植物的供養,你要對得起它,好好的修行,成就自­己的道德,成就自己的學問,對社會、對眾生做出大的貢獻。這一生被你吃的這些植物它都­有功德,真的都有好處,它成就你,你再成就許多的善行、善業,彼此都有利益。如果我們­要造作罪業,我們有過失,它也有過失,這個道理要明了。

將殺滅細菌、收割植物、殺動物取肉和殺人等行為相比,殺害智力、情商越是高的生物,對大自然的傷害越是大。從佛教的角度看,造業也越是深重。作為肉食的後果,殺動物的直接者(屠戶)和間接者(吃肉的人)也將深受其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