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四大懷藥:懷牛膝、懷山藥、懷菊花、懷地黃,一直是河南人的驕傲。其中的山藥營養、藥用價值均高。《神農本草經》謂之「主健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因其藥效可與人參相比,又稱「懷參」。山藥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乾燥根莖,又稱薯蕷、土薯、山薯蕷、懷山藥、淮山、白山藥、鐵棍山藥,河南懷慶府(今博愛,武陟,溫縣)所產最佳,謂之「懷山藥」。
山藥,人類自古食用,是人類食用最早的植物之一。山藥塊莖肥厚多汁,又甜又綿,且帶粘性,生食熱食都是美味。可蒸熟食用,亦可煮粥、煲湯等,也可做成山藥泥,如美味的藍莓山藥,是飯店必不可少的一道甜點。
人們很早就發現了山藥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指出:「山藥治諸虛百損、療五勞七傷、去頭面游風、止腰痛、除煩熱、補心氣不足......」。山藥性味甘、平、無毒,歸脾、肺、腎經,具有平補肝脾腎的功效。現在藥理研究表明山藥含有黏蛋白、澱粉酶、皂苷、游離胺基酸、多酚氧化酶等物質,且含量較為豐富,證實了山藥的滋補作用。
山藥補肺,益肺氣、養肺陰:臨床多用於肺虛導致的咳嗽、氣短、虛癆內傷等疾病,可與百合同用燉湯和蒸服。山藥補脾:健脾助中焦運化,可用於中焦氣虛引起的氣短乏力、頭暈心慌、腹瀉腸鳴、消渴等證,可以與黃芪、白朮、茯苓等同用,著名的成藥有補中益氣顆粒。 山藥補腎:滋腎益精、固精止遺。用於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尿頻遺尿、遺精早泄、白下量多等證,可與地黃、枸杞子等同用,入藥或食補,成藥有六味地黃丸系列。
除了藥用,山藥還可以做成多種藥膳。1、山藥茯苓粉: 山藥、茯苓、蓮子肉、芡實各等分,碾粉沖服,治療脾虛泄瀉,慢性腸炎等。 2、山藥芡實湯:山藥、芡實、山茱萸,適量煲湯,治療腎虛遺精、尿頻、早泄、帶下等病。 3、山藥石斛湯:山藥、石斛、地黃適量,用於糖尿病前期虛熱消渴的調理。 4、山藥煲雞湯:用於素體虛弱、病後體虛等,補益精血,強身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