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今日正式列裝國產運20 現場圖曝光

@ 2016-07-06

運-20飛機授裝接裝儀式今天在空軍航空兵某部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出席儀式,代表習近平主席和中央軍委,向為大型運輸機研製生產作出貢獻的國防科工戰線,向空軍全體官兵,表示熱烈祝賀和誠摯問候。中央軍委委員、空軍司令員馬曉天宣讀命令。

運-20的官方研發代號是「鯤鵬」,取自中國神話中的一種神鳥,超大型的外觀讓其得到了「胖姑娘」的綽號,這款機型讓中國成為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有能力研發國產重型軍用運輸機的國家。資料圖:運-20飛機授裝接裝儀式現場。

運-20飛機授裝接裝儀式舉行

許其亮出席並講話 馬曉天宣讀命令

軍報記者成都7月6日電:運-20飛機授裝接裝儀式今天在空軍航空兵某部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出席儀式,代表習近平主席和中央軍委,向為大型運輸機研製生產作出貢獻的國防科工戰線,向空軍部隊全體官兵,表示熱烈祝賀和誠摯問候。

中央軍委委員、空軍司令員馬曉天宣讀授裝命令。

許其亮在講話中勉勵大家,深刻領悟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策實施大型運輸機工程的決心意圖,牢記強國復興的時代要求,牢記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強化使命擔當,加快形成能力,不斷創新發展,著力鍛造新型空中投送勁旅,著力打造過硬的航空設計製造、力量指揮運用、裝備管理保障人才隊伍,為興裝強軍創造新業績、作出新貢獻。

運-20的載荷達73噸,可運送中國最大的 ZTZ99式坦克,各種其他類型的戰車,後勤補給及大量的部隊等。此外,重型運輸機還是理想的大規模空降和緊急醫療運送工具。據稱,「胖姑娘」搭載40噸貨物的航程為4850英里,滿載航程為2800英里。資料圖:運-20飛機授裝接裝儀式現場。

運—20飛機是我國依靠自己力量研製的一種大型、多用途運輸機,可在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各種物資和人員的長距離航空運輸任務。該機的順利研製並正式列裝部隊,實現了我空中戰略投送裝備自主發展重大突破,標誌著我國航空設計製造能力邁上新台階,標誌著空軍戰略轉型建設站上了新起點,對推進我國經濟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應對搶險救災、人道主義救援等緊急情況,提高空軍戰略投送能力和我軍有效履行使命任務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中央國家機關、軍委機關有關部門和西部戰區、空軍及四川省領導等出席。

相關資料:

運-20運輸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首款戰略運輸機,2007年立項,2013年1月26日首飛,2014年11月在珠海航展上首次公開亮相。軍事專家徐勇凌6月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未來運-20裝備部隊的總數量可能接近100架。

運-20是一款戰略性裝備,將來裝備部隊後,對改善我軍裝備現狀、保衛國家安全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也將推動中國空軍向戰略空軍邁出堅實的一步。

運-20研發時間是國外同類飛機研製時間的一半

運-20新一代噴氣式重型運輸機是我國空軍近年來的重點裝備發展項目,其代號「鯤鵬」取自中國神話中的一種大鳥,飛機超大型的外觀被戲稱為「胖姑娘」。

長期以來,由於沒有自己的軍用大飛機,加之外購大型運輸機受制因素多,中國空軍的運輸力量嚴重不足。為此,我國決定發展自己的大型軍用運輸機——運-20。該機研製時間比較快,是國外同類飛機研發時間的一半左右。

這麼大規模的項目,研製周期如此之短,其原因主要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我國對大型機載平台有著迫切要求。21世紀初,發展大型預警機成為我國的迫切需求,而大型預警機需要大型飛機作為平台,所以,運-20應運而生。二是我國高度現代化的航空工業能力為運-20的研製提供了堅強支撐。三是中航工業西安飛機工業集團進行了前期技術儲備。早在1993年,西飛就開始了大型運輸機的前期論證,後來,還提出了研製200噸級大型飛機的目標。這些努力在運-20的研製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四是充分借鑒了國外同類機型的先進技術,有效彌補了自身經驗匱乏的缺陷,走了一條成功的工程設計路線。五是動力系統直接使用俄羅斯提供的發動機現貨,降低了研製風險。

目前,運-20裝備了4台俄制D- 30KP-2發動機,但中國空軍計劃在2020年用國產瀋陽WS-20發動機將其替換,這會使得「胖姑娘」的起飛距離更短,航程更遠。除了運送物資的功能外,運-20還可以當作加油機使用,或在戰時用作協調戰機與無人機的戰略指揮中心。資料圖:運-20飛機授裝接裝儀式現場。

運-20的總體性能與俄羅斯伊爾-476相當

運-20安裝了4台俄制D-30渦扇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220噸,最高載重量超過60噸,代表了中國航空工業的最新水平。運-20在設計上博採各家之長,總體性能超過伊爾-76,體現了中國大型飛機研製能力的巨大躍升。它的性能先進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機體布局合理。運-20採用寬體設計,看起來比較短、粗,具有新一代軍用運輸機普遍的外觀特徵,其加寬、加高的貨艙使之方便運輸大量超寬、超高貨物。運-20在機體結構、減重以及氣動布局上的設計遠勝伊爾-76,其耗油量比後者低20%。在相同的航程情況下,運-20的運載量會更大。

與C-17相比,運-20的頂置翼盒使中央翼高出機體,保持了機體內徑的完整。由於機翼沒有插入機艙,形成了獨特的「駝背」外觀。翼下凈高度比 C-17高出很多,有利於按最大機艙高度裝載單件超限貨物,能夠運輸C-17不能裝載的超高貨物,也能夠運輸伊爾-476無法順暢載運的主戰坦克等重型超寬裝備。這一獨特裝載性能,使之可以運載我軍絕大部分大型車輛。如果運-20更換成國產新型大推力大涵道比渦扇-20發動機,其性能還會進一步提高。

二是對起降場地適應能力強。運-20採用常規布局,大展弦比主機翼,機翼的前緣後掠角恆定,尾翼為懸臂式T形垂直尾翼,並採用了複雜的三縫襟翼設計。其液壓可收放前三點式起落架,能依靠重力應急自由放下,使之對起降場地的適應能力很強,短跑道起降性能優異。

三是應用大量先進技術。運-20採用輕質材料,運用了3D列印技術生產的零部件,突破了數百項關鍵技術。在空氣動力學、大型結構設計、超臨界翼、綜合航電系統、高可靠性操縱系統的研製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這降低了飛機的結構重量,提高了升阻比。所以,飛行員描述運-20的飛行感覺是:飛機平穩,具有優良的氣動特性、起飛著陸特性和承載能力。

總體看,運-20的性能優於俄羅斯的伊爾-76,與其最新改進的伊爾-476性能相當。在承載能力上略低於C-17。運-20未來可能在國際市場上成為伊爾-76和C-17的有力競爭對手。

運-20將推動中國空軍向戰略空軍轉型

大型軍用運輸機是21世紀軍事強國的名片,也是衡量一國是否具備戰略空運能力的重要標誌。因此,各軍事大國都十分重視大型運輸機的發展。作為戰略空軍的基石,未來運-20裝備中國空軍後,將使中國空軍開始具備強大的戰略投送能力。

一是有利於推動空軍向戰略空軍轉型。未來運-20裝備部隊後,將使我空軍實現常態化遠程戰略輸送,讓中國的軍力更多地在遠離本土的地方出現,使中國空軍真正成為一支能夠全球到達的戰略空軍,確保空軍能夠實現「哪裡有國家利益,就能出現在哪裡」。該機可從大陸直飛我周邊海域任何一個島嶼機場,能完成海外撤僑等非戰爭軍事行動,更好地維護我國海外利益、參加地區和國際安全合作、維護世界和平。

二是有利於增強我軍遠程戰略投送能力。空運最大的優點是速度快、不受地形及水文條件的影響,可以跨越許多被其他運輸手段視為天險的障礙。運 -20是集油料運輸、物資補給、兵員輸送等功能於一身的主力機型。它可以與其它運輸機形成合理搭配,進一步完善國產軍用運輸機體系。利用這一空運體系,可以快速將人員、物資等從後方直接送到急需地區,將裝甲車、坦克甚至武裝直升機等重型裝備運送到一線戰場,為後續部隊的增援和展開爭取時間;或者將部隊突然投送到對方要害和防禦薄弱地區,給敵以突然、致命的打擊。由此,將大幅提升中國空軍的遠程機動能力和戰略投送能力。

三是有利於增強我軍大規模快速部署能力。運-20可在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各種運輸任務,在搶險救災、部隊集結和力量投送任務中發揮大批量運輸的重要作用。我軍在由區域防衛型向全域機動型轉變過程中,部署於單個戰略方向的總兵力將會減少,出現戰爭威脅時需要從全國緊急調集大量兵力、武器和物資。外購的伊爾-76數量少無法滿足需要,運-20將成為當仁不讓的主角。

過去,由於缺乏大型運輸機,我軍航空兵團轉場時只能讓戰鬥機先單獨抵達目的地,然後檢修設備及零備件等保障設備和物資通過公路、鐵路進行轉動和部署。敵方很容易發現提前抵達的戰鬥機,可以從容提高戰備等級;這些戰鬥機此時卻無法升空作戰,很容易被敵方摧毀於地面。運-20入列後,可以迅速、同步向戰區機場投送各種保障設備,提高我軍大規模戰略機動、戰術投送的快捷性、突然性和靈活性,滿足部隊整建制、全要素同時部署的要求。此外,運-20還可以投送坦克裝甲部隊、空降戰車部隊、傘兵部隊、指揮車、補給品等,是實施大規模空降、運送物資裝備以及緊急醫療後送的理想工具。

四是有利於增強我軍預警和加油能力。目前中國空軍的支援保障飛機,普遍缺乏大型飛機平台。在今後一段時間內,運-20將是這類飛機平台的必然選擇。運-20可以作為空中指揮中心,協調戰鬥機和無人機作戰,使我軍能夠更有效地指揮引導空中作戰,避免空戰時的「睜眼瞎」。運-20還可作為預警機、空中加油機和大型電子偵察機等「特種機」的平台。未來運-20服役後,中國的大型預警機平台也將會實現國產化。另外,如果將運-20改裝為空中加油機,將會顯著提高空軍的持續作戰時間和機動能力,確保各種飛機能夠共同完成遠距離部署和大編隊遠程作戰。如果將運-20作為反潛巡邏機和電子偵察機的平台,也將會進一步拓展中國海空力量的巡航範圍。

美國大眾機械網站6月21日文章稱,運 -20是中國版的C-17「全球霸王」運輸機,「全球霸王」集油料運輸、物資補給、兵員輸送等功能於一身,是運輸機中的主力機型。文章指出,運-20是目前投產的最大型軍用運輸機,比俄羅斯的伊爾-76運輸機還大。資料圖:運-20飛機授裝接裝儀式現場。

運-20運輸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 200噸級大型多用途運輸機,2007年立項,2013年1月成功首飛,2014年11月在珠海航展上首次公開亮相。軍事專家徐勇凌表示,運-20若裝備部隊,將及時填補中國空軍遠程投送能力的短板,下一步空軍一定會著力發展遠程轟炸機,以實現遠程打擊能力。資料圖:運-20飛機授裝接裝儀式現場。

有媒體報道稱,運20服役是中國空軍具備強大戰略投送能力的重要標誌。徐勇凌指出,具備遠程投送能力和遠程打擊能力是大國空軍的重要指標,在沒有運-20之前,中國空軍在遠程投送能力方面存在明顯的短板和缺陷,而運-20非常及時地填補了這一空白。資料圖:運-20飛機授裝接裝儀式現場。

一些軍事專家認為未來裝備部隊的運-20將會超過300架,不過徐勇凌認為,最終裝備的運-20總數應該不超過100架。因為運-20畢竟是一款二代或二代半的軍用運輸機,與美國的C-17等三代軍用運輸機還存在明顯差距。資料圖:運-20飛機授裝接裝儀式現場。

運-20的最大起飛重量超過200噸,有效載荷66噸。它能夠空運包括陸軍最新型99A2型主戰坦克(58噸)在內的重型物資。相關數據顯示,若是運輸51噸重的物資,其航程可達5200公里。這即是說,它可以從哈爾濱出發,不經停便直抵西藏。其配備的機組乘員為3人。資料圖:運-20飛機授裝接裝儀式現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