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地方,不是中國卻更像中國。在這個地方,保留了中國的特色,隨處可見中國的的影子。
國旗醬紫的,比五星紅旗多了一個星;
國徽醬紫的,乍一看差一點搞混;
這個地方的人也是黃皮膚,你確定他們不是中國人嗎?
更令人稱奇的是,這個地方相當一部分人擁護毛主席。
這個地方不是東南亞某個國家,而是印度的曼尼普爾邦(Manipur)。這個地方離我們不算遠,距離雲南省不到500公里的距離。這個棣屬印度的獨立城邦,人口240萬,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與中國文化與血緣上的淵源。
這種淵源要從中國古代齊朝(479-502年)說起。據當地史料記載,曼尼普爾邦建始於國齊朝國王與中亞王朝公主的通婚。通婚的皇室貴族,為了躲避當時梁朝的迫害,先到中亞,後來有遷移到現在的曼尼普爾邦。不過,其王室通常被認為來自於中國的唐朝。但不容置疑的是曼尼普爾邦主要民族Meitei,與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同宗,其歷史文化更多地表達出對東亞尤其是中國文明的認同感。
曼尼普爾邦超過一半的人信奉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其他宗教,只有不到一半的人信奉印度教。他們崇拜龍,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儘管這種龍和中國的多少有點差別。他們很喜愛中國和韓國的電影和電視節目,反而禁止印度的節目。他們偏好CHINESE FOOD,中國飯廳非常流行。關於這一點,Ningthemcha Mayum Ongbi Brinda在《龍的土地》中寫道: 與其他所有黃色人種一樣,我們穿著同一種服飾,雖然式樣有異,我們有相同的基本飲食習慣,我們使用同樣格式的語言,並練習相同形式的武術。在歷史和神話傳說上,我們緊密相連。我們需要將他們與我們之間的這種緊密關係具體化並且加強這種現在似乎已經變得纖細的紐帶,並認清我們到底是從那裡而來。這種紐帶是不可摧毀的,因為存在於我們的根基,我們的源泉,和我們的家庭之中-這是真理。歷史已經證明沒有什麼力量比真理的力量更強大。
這個高仿的中國,藝術發達,教育繁盛,卻有著不幸的一面。
作為印度和緬甸之間貿易的樞紐,曼尼普爾邦品毒品非常普遍,愛滋病業也有不斷蔓延的趨勢。受鄰邦那加蘭邦獨立運動的影響,這個地區近年來很不太平,一度被印度政府封鎖。
一段時期以來,由於曼尼普爾邦社會動盪,印度停止了對該地區的政府投資,這更加加劇了曼尼普爾經濟發展落後的局面。這個與印度主流社會的割裂的地區,曼尼普爾邦也一直想從印度獨立出來。曼尼普爾邦的未來何去何從,這的確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