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如何滅掉蒙古族?一招讓人口損失9成。!
蒙古人的強悍,讓滿清不敢小看,因此制定許多政策。
一直以來很多人會認為清朝時候滿族跟蒙古人關係特別好,親如一個民族。但是,其實滿清一直非常提防蒙古人。自古以來蒙古人是非常彪悍的,他們的戰鬥力遠遠強於滿族,如果他們一旦造反,可能就要來一次「蒙軍入關」了。
清廷當然不笨,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發生,他們採取的措施就是要極大的限制蒙古族,首先就是不能讓蒙古人和漢人往來。要想得漢人天下,首先得跟漢人聯合,滿清當年可以入關,多少也是靠吳三桂。
滿清隔絕蒙漢之間往來,因此蒙古發展一直落後。
【那麼要怎樣隔絕蒙漢之間的往來呢?】
比如滿清設置了很多關卡,防止蒙古人輕易到中原來,要來的話只能從山海關、喜峰口、古北口等這幾個關口。並且還要登記,當你出關回去的時候又得盤查一到人數,如果發現少了幾個人,就會懷疑這幾個人是偷渡了。
並且滿清政府禁止蒙古人學習和接觸漢文化,其目的就是不要讓蒙古人對漢文化產生好感,以至於與漢人交流,甚至結合起來。當時清廷給蒙古人做了很多的規定,比如說絕對不能取漢人的名字,公文也絕對不能用漢字,只能用蒙古文或者滿文。如果擅用漢字一旦被發現,就得治罪。
另一方面,清政府還禁止漢人出關到蒙古的地盤上去經商。即使要去,必須得清政府相關部門發批文,並且限定在規定的時間回來。還嚴格規定,出去的漢人不准跟當地蒙古女子通婚,也不准起蒙古名字。總之所做一切就是要蒙漢隔絕起來,避免聯繫。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一個事實,清朝3百年,中國各地都在蓬勃向上發展,但是唯有蒙古地區一直很落後,一直處於遊牧的狀態,生產力還是幾百年前的一個老樣子,沒有得到任何的發展。
許多蒙古人出家當和尚,人口銳減。(圖/大嘴侃歷史)
【提倡喇嘛教 變相節育】
滿清統治者還在蒙古地區大力提倡修建各種喇嘛寺。喇嘛寺一多,僧人自然也很多,信教的蒙古人也就很多。大家都被宗教給麻痹了,都當了順民,這樣就有利於清朝政府的統治。而且一方面來說,一個地方太多的人信教,成天的念經誦佛,荒廢生產,這樣不利於當地的經濟發展。
清朝政府還變相的頒布了一個計劃生育的政策,一戶蒙古人家庭如果有5個兒子,其中就必須要有2、3要出家當和尚。當了和尚自然不能娶妻生子了,以至蒙古地區人口逐漸減少。
一個曾經人口眾多,十分強悍的蒙古族,並且一度征服過歐亞大陸的許多國家,在被清政府統治3百年之後,人口一路下降。清朝初期蒙古地區人口1000萬左右,在辛亥革命時期只有100萬左右了。這個跟清朝統治者對蒙古地區實施的一系列封閉政策和變相性的節育政策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