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生是功夫皇帝,下半生卻坐輪椅。歷經生死後,王石和他做慈善、馬雲邀他開公司

@ 2016-07-04

別人說他活的順風順水

而他卻是死過一百次的生還者

李連杰:從武術冠軍到功夫皇帝,從壹基金創始人到和馬雲一起創辦太極禪,一路走來,他總是刷新著人們的期待。

而久未謀面的李連杰,近日出現在了《出彩中國人》的評委席上,讓很多人大吃一驚的是,曾經目光如炬、英姿颯爽的功夫巨星如今卻是面目浮腫,眼球暴突。

2013年,李連杰被確診患上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自爆脊髓嚴重受損面臨癱瘓,更因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心臟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以致無法劇烈運動,這就意味著:一代功夫巨星即將終止自己的影視生涯。

三年前,柴靜採訪李連杰,曾問他:50歲是個什麼樣的狀態?

李連杰的回答是:知,但是我不知如何與大家分享。近年來我拍的電影很少,但創辦了壹基金,創辦了太極禪,有人說你李連杰不好好拍電影整天搞一些這個那個,這些話我聽見了,但不會太在意。我一直說,有多少人喜歡你,就有多少人不喜歡你

李連杰說:

我的下半生很可能在輪椅上度過,而且這個日子越來越近了,但我不後悔自己的習武生涯!

40年練武,16年拍戲

脖子扭傷,尾椎錯位,肋骨斷裂,胃部移位

初衷只為減輕家裡負擔

1963年,李連杰出生在北京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里,是全家最小的孩子。

兩歲時,父親因公去世,,家境實在太差,李連杰只好加入武術隊,靠每個月微薄的補貼養活全家。

所以同樣是習武,在李連杰身上看不到李小龍那種自信和不羈,更多是隱忍和正直。

少年時的李連杰,在各大國內國際賽事中的均有出色表現,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時,曾邀請擔任他的私人保鏢,但當時還是個孩子的李連杰義正言辭的說「我要保護十億中國人,不是你一個人。」

18歲,李連杰拍了那部讓他一夜成名的《少林寺》。為了電影順利拍攝,李連杰斷了3根筋,內側十字韌帶、外側半月板全摔斷了。在醫院裡做了7個小時手術,醫生說,我能保證你不過行走,但不能做劇烈運動。

但命運待他不薄,他的身體很快恢復到了最佳狀態,在接連接拍了多部徐克的電影,創作出了深入人心的《黃飛鴻》系列,並且聲名大噪之後,李連杰轉戰好萊塢,成為了既李小龍之後最受歡迎的華人演員。

1997年,李連杰初到好萊塢時,幾乎沒有人看好他,唯一一家電影公司願意請他出演,但片酬低至100萬美元,而當時在亞洲「李連杰」三個字早已是金字招牌。

從「功夫皇帝」淪落到現在的境地,李連杰考慮再三,還是決定出演。

就這樣,李連杰拍了他的第一部好萊塢影片《致命武器4》,雖然片中巨星雲集,但在影片首映當晚,李連杰就獲得7.5分,成為演員排行榜中的亞軍。

第二天,電影公司的老闆就親自上門,畢恭畢敬地說:「下一部片子請您演主角!可好?」

直到現在,他談起好萊塢的往事,都感觸頗多:

傲慢的好萊塢根本不肯接納我這個身高才170CM的華人,但我都忍著,有一次在片場,導演把劇本摔到我臉上,冷冷地問我:你是不是不懂英文,所以劇本沒看懂?

那一次我真的很怒,但我還是隱忍接受了,所以現在我不再懼怕任何困境,對困境內外甚至抱著一種「歡迎」的態度。

海嘯「喪命」,決心投身慈善,

災害救助、兒童關懷、公益人才培養

被譽為締造了從武術家變成慈善家的「傑世紀」

在事業上的努力,讓李連杰在國內和國際累積了可觀的財富。出演的角色,不是身手不凡、萬夫莫敵的超人英雄,就是孔武有力、殺人如麻的冷血屠夫,又或者是兩者的混合體,這些都讓李連杰在業界的聲望越來越高,也讓他越來越看重電影事業,直到2004年的印尼海嘯。

2004年12月26日在馬爾地夫的李連杰親歷了那場慘絕人寰的地震和海嘯。看著無數鮮活的生命在眼前逝去,險些喪命的他對生命有了更多感悟。

為什麼活著?名利錢情,有了這四個,我們就有了安全感,但並不是每個人有了這些都快樂。

於是,2007年4月19日李連杰正式創建「李連杰一基金」,專注於災害救助、兒童關懷、公益人才培養三大公益領域。

2008年李連杰登上《時代》周刊封面,被譽為締造了從武術家變成慈善家的「傑世紀」。

2010年12月3日「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在深圳註冊成立,這也是中國第一家民間公募基金會。(壹基金創始人李連杰,執行理事長王石)

(右2王石,右3李連杰)

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赴台賑災、2010年4月我國南方乾旱、10年8月,甘肅舟曲發生特大泥石流、玉樹地震等等,李連杰都帶著他的「壹基金」奔波在災害的第一線,積極參與著各種救災活動。

2014年12月14日,《中國慈善家》雜誌評比的「2014中國慈善名人榜」中,李連杰位居第二。

李連杰說:

有人說我是武術家、演員、動作明星、慈善家、社會活動家。但在我心中,我是個乞丐,全球最大的乞丐,我乞求全球60億人心中都有善良和愛。

為了傳達

慈善和愛、健康與快樂

他和馬雲聯手創立了「太極禪」

2007年,李連杰被授予「中國太極文化體育產業推動的唯一授權人」。

2008年,李連杰又被國家武術院正式授予了「中國武術協會國際形象大使」。

因此,在2011阿里巴巴第八屆網商大會上,李連杰和馬雲對於太極的壓軸演講被給予了最高的期待。

李連杰說:什麼是「太極禪」?即中國最古老的太極文化。那麼把博大精深的太極文化發揚光大,這是我作為一個炎黃子孫的使命。不過我是被人給忽悠的,我們在今年共同創立了『太極禪』國際文化推廣公司,他是一個經濟奇才、網絡大亨,我就懂武術,我倆一黑一白,剛好。」

馬雲說:我忽悠李連杰做「太極禪」是對的,我不會忽悠趙本山來練太極。忽悠要看對象,誰是客戶要搞清楚。不要總是想著改變世界,只有改變自己才能去影響世界。

2011年3月,以傳遞健康快樂為宗旨的太極禪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了。

為了推動太極禪這一文化體育產業,李連杰將這幾年的全部心思都投入到了對這一領域的調研與研究上。

他發現,從美國資本開始包裝瑜伽產業算起——15年不到——全球約有1億人練瑜伽,整個瑜伽產業創造的產值到2011年大概是360億美元。

對比中國,全世界僅抱有延年益壽這一單一目的練習太極拳的就有1.5億人,但太極並沒有形成產業化的發展。

李連杰說:

幾年來,我不遺餘力地研究太極禪。

因為我原本的行業就是武術,武術推廣於我始終是一種情懷。

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將太極這一單一項目提煉出來,單獨將其打造成中國武術產業化的先行試點。

(參加2013年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的李連杰和企業家們合影)

從2013年開展「太極進校園」公益活動至今,太極禪院得到了全社會的全力支持,公益普及活動已覆蓋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等11座城市的34所學校,公益教學累計普及人數13,833人,普及人次近15萬人次。

到目前,在國家武術院的支持之下,李連杰已經成立了國家太極院,作為太極禪產業化理論和實踐支撐的基地,同時開發了適合產業化發展的太極禪拳法和功法。

李連杰說:

希望通過太極禪衍生出的一系列的產品與服務,能夠把健康快樂的理念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

在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上倡導均衡、環保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讓人們在高壓的生活下得到放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