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歷史上最會打造豪宅的帝王

@ 2016-07-03

擁有一座豪宅是很多人一生的夢想,尤其是當一個人飛黃騰達之後,似乎只有一座豪宅才能配得頭上那耀眼的光環。其實,不光我們普通人這麼想,古代的帝王們也一樣,坐了天下,得了江山,不住個豪宅都對不起依偎在身邊的美人。今天的故事時間,東叔就帶大家看看帝王和他們的豪宅。

阿房宮

打造者:秦始皇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說的就是秦始皇的阿房宮。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視野馬上就不一樣了:這麼小的宮殿,怎麼能容得下朕吞吐八方的氣勢?朕要換大的!於是乎,始皇帝親自選址,要為自己打造一座奢華的宮殿。

最終秦始皇將阿房宮選在了位於今西安市西郊趙家堡和大古村之間,於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開始建造。

阿房宮包含兩大建築群,一是前殿建築群,另一是「上天台」建築群。前殿是阿房宮的主體宮殿。史載「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以象天極閣道絕漢抵營室也。」

此外,「上天台」建築群還規劃有宏偉的上天台和祭地壇,做為秦始皇祭祀天地的場地。不僅如此,阿房宮還有附屬園林——上林苑,供秦始皇遊樂。怎麼樣,這氣勢配得上開天闢地的秦始皇吧?

不過,悲催的是阿房宮到秦始皇駕崩的那天都沒有建成,或許秦始皇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勾畫的房子自己居然一天都沒住過。據說,阿房宮最後被項羽暴力拆遷,一把火燒的昏天黑地,三月不絕。

阿房宮裡參天的火焰,早已湮滅在歷史的塵埃里。如今,我們只能透過那些斷壁殘垣,去窺探歷史,去凝視這位千古第一帝的雄心壯志了。

銅雀台

打造者:曹操

說到曹操,相信你的腦海里會浮現出那句評價「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但東叔認為,他可以說是三國亂世中最偉大的人物。他是那個時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但你知不知道他其實還是一個狂熱的房地產開發愛好者呢?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取得北征、東進等勝利之後,在鄴城(今邯鄲市臨漳縣)大興土木,建成銅雀、金鳳、玉龍三台。其中銅雀台最為壯觀,台上樓宇連闕,飛閣重檐,雕樑畫棟,氣勢恢宏。

建成之日,曹操在台上大宴群臣,慷慨陳述自己匡復天下的決心和意志,又命武將比武,文官作文,以助酒興。一時間,曹氏父子與文武百官觥籌交錯,對酒高歌,大殿上鼓樂喧天,歌舞拂地,盛況空前。曹植有賦記之:從明後以嬉遊兮,登層台以娛情。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所營。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闋乎太清…...

從此以後,銅雀台就成了當時文人創作活動的樂園。曹氏父子、陳琳、徐幹、蔡文姬等文人墨客,經常聚集在銅雀台,用自己的筆直抒胸襟。他們或抒發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或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群眾的悲慘生活,他們在銅雀台上開創了了中國詩歌史上的一個新時代,後世稱為「建安文學」。

曹操,在他的時代,立言、立功、立德,可以說他是那時候最耀眼的星辰。但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人物,在後世卻一再的被醜化,甚至於連銅雀台的修建都被描繪成是因為覬覦二喬。

這真是:都言銅雀鎖二喬,誰識建安文學潮?是非曲直隨風過,千秋功罪任評說。

避暑山莊

打造者:康熙

康熙,「康乾盛世」的開創者。我相信大部分國人對這位皇帝並不陌生,雖然康熙大帝已經離開我們很久了,但他卻一直活在我國人民的電視螢屏中。我們看著他除鰲拜,我們看著他平三藩,我們看著他下江南。

作為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康熙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但他的身體里流淌的卻是他的祖先怕熱的血,於是他在北京的北邊畫了一個圈,建了一座園,供自己避暑之用。承德避暑山莊就是這麼來的。

承德避暑山莊從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修建,至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最後一項工程竣工,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歷時89年。它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園林,占地面積564萬平方米,宮牆周長約20華里,比北京頤和園大了近一倍。

宏偉美麗的園林和園外漢、蒙、藏等不同民族風格的寺廟使承德市成為我國北方著名的旅遊城市。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園,園中有山,山區占了整個園林面積的4/5。從西北部高峰到東南部湖沼、平原地帶,相對等差180米,形成了群峰環繞、色壑縱橫的景,山谷中清泉涌流,密林幽深。

山莊興建後,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時間在此處理軍政要事,接見外國使節和邊疆少數民族政教首領,使這裡成為中國清朝的第二個政治中心。這裡發生的一系例重要事件、重要遺蹟和重要文物,成為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最後形成的歷史見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