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後,我還記得唐浩明的歷史小說《曾國藩》里有這麼句話——東南半壁無主,滌公寧有意乎?
曾國藩,號滌生。因而被人稱為滌公。此是他人向其勸進。希望他能趁著太平天國平定 後滿清在江南勢力空虛,稱帝建國,劃江而治,成就真正的偉業。
不過曾國藩對清廷忠心耿耿,要他反叛?我才把人家的叛亂打下去好不咯……你們不就是希望我做了皇帝,自己有擁立之功,可以封王封侯嗎?門都沒有!閃一邊去。
(天國女將)
除了油鹽不進的曾國藩,據清亡之後有人記載,還有人想立李鴻章當皇帝呢。而且事情比曾國藩的更離奇,更有戲劇性。
說話,八國聯軍進了京,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倉皇西狩去了。
西狩是什麼?狩就是打獵嘛,西狩就是到西邊打獵。西到何處?西安。離北京呀,千多公里呢!
以打獵來形容逃命,算得上古代不怎麼光榮的傳統了,宋徽宗、宋欽宗被抓到了金國,叫北狩;明英宗被瓦喇俘獲,還叫北狩……
不多扯了。反正皇帝太后都跑了,北京城裡,沒了真正的主人。
八國聯軍對清廷最大的怨恨之一,就是刀槍不入的拳民跟清兵,聯合攻打了他們的使館。使館是國家的象徵啊,你打我使館,就等於是欺負到我鼻子上來了。我能讓你好過嗎——當然,他們不會覺得自己駐兵清朝,是對天朝上國最大的凌辱——雙重標準,就是國際關係的不二準則啊。
攻入北京、趕跑慈禧還不解恨,他們還想換皇帝,讓中國改朝換代。
真要弄,這算得上很容易的事。人家軍事實力擺在那裡,且革命黨也鬧騰了幾年了,清朝早就成了嫌棄的對象。廢了愛新覺羅,反彈應該不會很大。
問題是,西方人不能自己來當皇帝啊。
他們未嘗不想,但他們明白,若這樣做,會把仇恨全部轉到自己身上來。再說了,統治一個有幾億人的大帝國,他們沒有經驗啊。歐洲加起來才多大點地?就算把他們的殖民地全算上,人口也未必有中國多呢。
自然,消息一出,就會有很多聰明人出主意敲邊鼓。
有的講立曲阜衍聖公也就是孔子的不知多少代孫為帝吧。人家的老祖宗,歷朝歷代都有加封,天地君親師,了不得啊。讀書人肯定都贊成。把知識分子吸引過來了,不愁新朝不穩定。
有人說,孔家雖歷史悠久,卻沒當過實際的皇帝,我看,不如立明朝朱家的後人,如此才名正言順。你看現在很多造清朝反的,不都打著朱三太子的旗號嗎?這才是真正得人心的呀!
說來說去,都是紙上談後,沒個準頭。
有個人來了,他說的話,能算數。
誰?
八國聯軍的頭頭瓦德西。此老頭與清朝名妓賽金花,據說有過一段風花雪月的動人愛情,還說賽金花借著特殊關係,制止了很多對於中國人的屠戮與搶劫。事情真真假假,難有個確信。是那個血雨腥風時代里,難得輕鬆的八卦談資。
(圖取其義)
瓦德西進了京,他倒是有了個人選。
他派德璀琳——此君僑居中國數十年,生了五個交際花女兒,當時流傳其家裡,是天津的社交中心——告訴李鴻章「各國軍艦百餘艘,擁公為帝,可乎?」
看到這,諸位讀者肯定以為高潮要來了。
事實卻是,相關記載,戛然而止。
李鴻章的意見,沒有被記錄下來。
當然,我們知道,事實是,李中堂做了一輩子清朝的救火隊長。說他沒有發財的私心,那是假的。當時就流傳有「宰相合肥天下瘦」(李鴻章,合肥人,又稱李合肥)的說法。但說他有意做皇帝,估計就沒什麼人信了。八國聯軍就算真曾經有過這想法,打個不恰當的比方,那也是「對牛彈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