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唯一封殺的TVB劇,收視倒數第二卻被封神,必須一看!

@ 2016-07-01

內地唯一封殺的TVB劇,收視倒數第二卻被封神,必須一看!

這部片子的名字叫《天與地》,是TVB2009年無線節目巡禮劇集之一,戚其義監製。

戚其義何人?TVB金牌監製,原香港無線電視台商戰劇大統領,監製過《創世紀》、《天地豪情》、

《天地男兒》、《金枝欲孽》、《火舞黃沙》等戲。《天與地》是他近些年尤其投入用心做的一部劇集,堪稱TVB最後一次高潮。

劇 中,劉俊雄、宋以朗、鄭振軒,許家明於1992年組成樂隊,並與家明的女友葉梓恩共同度過了一段純粹充實的日子。

後來,樂隊面臨解散,四人相約攀登新疆天 山作為臨別之旅。誰知四人攀登雪山時遇上意外。

為求生存,俊雄、以朗和振軒三人只好把重傷的朋友許家明殺害充飢,最終得救。

三人事後帶著自責,設法逃避這 件事,而梓恩則放縱自己掩飾失去戀人的傷痛。

四人在18年後的2010年重遇,而許家明的死亡真相亦曝光,眾人關係與命運出現了戲劇性變化。

然而,由於劇情中涉及人吃人情結、人性的罪惡與醜陋、直白的政治手段以及對大陸某政治事件影射的可能

劇集一開播就被廣電禁止播出,成為首部被封殺的華語電視。同時,由於佘詩曼、林保怡當時欲離開無線,

這部當年號稱無線台慶重頭劇的劇集,一拖再拖,於2011年才與觀眾見面。由於TVB的受眾多為家庭婦女和中學生,劇集收視倒數第二。

但是,《天與地》在網絡上的評論極佳,更由於其中的經典台詞被觀眾奉為「神劇」,獲得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劇集。

摩卡先奉上幾段發人深省的經典台詞:

無論香港或世界任何一個地方,政治世界就是骯髒的世界,從政手段只有卑鄙,奸詐.除此之外,就只有更卑鄙,更奸詐.

大 家如果想得到公義,我可以告訴大家,一個公義的人,絕對也不可能幫你們達到目的.你們不要再騙自己,你們只可以依靠一些自私的人,

當自私的人得到他想得到 的東西,他滿足之後,他才會站出來為你們爭取你們所想.這個世界就是這麼醜惡,我們要面對現實,

我們才可以走我們的路.大家站出來看看我們的世界,這個就 是我們的世界,這個就是我們的選擇.」

「到了今時今日,依然有人來問我,何為rockandroll精神,這個問題,我答了三十幾年,回想起來,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句不難說的話,

獨立的精神,抗拒建制,自由,愛,勇往直前,其實何止是rockandroll,我們做人不是本來就應該這樣嗎?

劇 中,佘詩曼飾演的葉梓恩特立獨行,不畏人言,凡事想到就會去做,勇於承擔責任。梓恩來自破碎家庭,非常看重朋友與戀人。

家明的死對她打擊很大,以至於18 年來的丈夫和情人,都是按照家明的模子在尋找。

即使在了解了家明當初死亡的真相後,梓恩也捨身處理思考,選擇原諒朋友,並努力維繫大家重拾不久的友情。

陳 豪飾演的宋以朗,個性複雜,自大又自卑。一方面,他聰明,在金錢社會如魚得水,通過女人獲得許多好處;另一方面,

18年前的雪山食人事件,給他留下了永遠 的痛。出賣朋友,以朗無法原諒自己,只有朝著越來越壞的方向發展,迫使自己相信人性本惡來麻痹自己。

他喜歡打泰拳,把自己弄得傷痕累累才算罷休;喜歡吃生 牛肉,總是在吃完所有素食後艱難的吞咽。這些奇怪的癖好,都是食人事件帶來的改變。

林保怡飾演的劉俊雄是一個勞工組織總幹事。平日裡,他善良正直,做事充滿熱忱,為了工會勞工進行街頭演講、拉選票、絕食抗議。

而事實上,18年前,是俊雄最先提議分食受傷的家明。食人事件後,俊雄的了胃病,食素,吃肉就會噁心。

這又何嘗不是為了多年前的秘密內疚自責帶來的隱疾呢?在工會競選失敗後,俊雄性情大變,惟利是圖,更體現了這個人物的矛盾性。

他想做一個好人,但抵不住內心對利益的渴望。

黃 德斌飾演的鄭振軒,是三人中最幸運的人,因為他在得救後完全忘記了食人的事情。所以,這麼多年,雖然傷心於家明的失蹤,卻也幸福的生活著。

心理學上講,人 在遭遇重大創傷後,會選擇性遺忘事件。振軒就是這樣吧。無論是18年前,還是18年後,振軒都樂天正面、有同情心、有幽默感、

懂得照顧他人、重情重義。然 而,就是這樣一位好好先生,確是當年雪山上最先向家明下刀之人。當時,家明受傷,振軒發高燒,兩人都在帳篷內休息。

振 軒聽到帳篷外俊雄向以朗的提議,在以朗猶豫不決時率先將刀刺向家明。果然,人在觸及自身利益時,都是自私的。

沒有人知道振軒刺向家明時家明是否已經死了, 但振軒恐懼他人會以己為食先下手為強是確定的。之後,又選擇了失憶。

其實,振軒這個全劇最暖的角色,才是最自私的角色。然而,我們能以此對其下邪惡的判言 嗎?

若是我們處於當時的境地,是否也會做和振軒一樣的選擇呢?

答案不言而喻,難以回答。

也是念及此,真相大白之際,梓恩原諒了他們所有人。當年,梓恩因為和家明吵架而未去天山;當年,如果家明呼喚梓恩時梓恩回頭,

也許家明就不會去天山了。世間沒有後悔藥,時間也不會倒流,那麼活下來的人,選擇原諒,選擇贖罪,未嘗不是一個最好的結局。

《天與地》以食人事件作為主要劇情和矛盾點,引出了諸多眾生相:

例如,18年前他們都是純粹地為夢想追逐的少年,18年後他們確是庸庸碌碌被世俗金錢支配的人。

年少時相信的價值,也隨著時代的洪流變得一文不值;年少時猶疑困惑做出的選擇,今日也只能承受這殘酷的結果。

如今,褪去青春的熱情,留下的只是平淡的生活而已。

只可惜生活是一聲發泄,只可惜生活是一聲抱歉。

例如,許多人認為,家明其實是以朗、俊雄和振軒的理想。在長大的路上,他們蠶食了自己的理想,變得暴戾現實、行善逃避和徹底遺忘。

而三人對梓恩的迷戀,其實只是因為梓恩實現了他們曾經純真的理想。這是無法堅持自己理想的人面對實現了理想的人的慚愧與羨慕。

又例如,片尾曲《年少無知》中唱到:

如果命運能選擇,十字街口你我踏出的每步更瀟灑/無用困惑;

如果活著能坦白,舊日所相信價值不必接受時代的糟蹋/今天發現還未老……

是的,不同的人可以從《天與地》中看到不同的光芒。中年人看到人性與命運,年輕人看到友情與夢想,女孩看到愛情,音樂人看到搖滾精神……

每一個角色的感情,他正在經歷或即將經歷的事,都是千千萬萬你我的縮影,都會引導我們思考。天地萬物,直指人心。

這部劇的英文名是「When Heaven Burns」,也許更能表達生活的真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