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6月28日),中組部追授閻肅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表彰大會在空軍禮堂舉行。中央軍委委員、空軍司令員馬曉天出席,並會見閻肅親屬代表。 會上,宣讀了中共中央組織部追授閻肅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決定,並為閻肅親屬代表頒發獎章和證書。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今年5月10日,中組部就已經追授閻肅「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今年2月12日,因病昏迷130多天的閻肅在北京逝世,走完86載人生路。 閻肅生前系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創作員、國家一級編劇。他一生為文藝事業奮鬥65年,創作了1000多部(首)的作品,參與策劃了100多場影響深遠的重大文藝活動。 閻肅曾被評為空軍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文藝工作者,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與嘉勉。「政事兒」注意到,根據空政原歌舞團編導室一級編劇閻肅的公開履歷顯示,生於1930年的閻肅,是專業技術一級,「文職特級」,相當於上將軍銜。 作品「有兵味戰味」 提「風花雪月」建議,獲習近平點贊 今年2月18日,閻肅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現場擺放著習近平獻的花圈。 2014年10月,在北京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閻肅發言說:「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戰線的一名老兵,到現在依然在心裡經常哼唱著『追上去追上去不讓敵人喘氣』那些歌。我們也有風花雪月,但那風是『鐵馬秋風』、花是『戰地黃花』、雪是『樓船夜雪』、月是『邊關冷月』。就是這種肝膽、這種魂魄教會我跟著走、往前行,我願意為兵服務一輩子!所以,我、我們心中常念叨的就是6個字:『正能量、接地氣』,在部隊來說就是有兵味戰味!」 聽過閻肅的發言後,習近平幽默地說:「我贊同閻肅同志的風花雪月。」全場響起會心的笑聲。習近平接著說:「這是強軍的風花雪月,我們的軍旅文藝工作者,應該主要圍繞強軍目標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我特別贊同。」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有媒體統計,閻肅自1955年調入空軍政治部文工團就職,他所創作的作品,三分之二是寫部隊、寫空軍的。他寫的第一首歌——《只因為我的銀燕是祖國造》,他創作的第一部歌劇《劉四姐》,反映的都是軍人的豪邁情懷和英雄氣概。
領到月薪第一件事就是交黨費 創作黨費題材歌劇,獲江澤民稱讚 《人民日報》曾報道,閻肅黨組織生活一次不落,每月領到薪水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黨小組長繳納黨費。 「生病住院之前,閻肅同志最後一次親手交納了當月的黨費。生病住院的5個月間,家人每月都及時代他交納黨費。他還經常給我們講老一輩革命家親手交黨費的故事,教育年輕人學黨章、守黨章。」空政文工團政委李洲回憶。 1991年,閻肅接到一個緊急任務,為紀念建黨70周年,在王願堅小說《黨費》的基礎上創作歌劇《黨的女兒》。在此之前已經「槍斃」了好幾稿,閻肅一看,這些初稿有個通病,就是人物和劇情衝突偏離了歷史基礎和生活邏輯。閻肅緊緊把住歷史真實的尺度,重新梳理《黨的女兒》中人物的性格發展、情感衝突和與敵鬥爭的格局及命運結局。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創作時,適逢東歐劇變、蘇聯解體,閻肅把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融滲了進去,頂住壓力,僅用18天就完成創作任務。 《黨的女兒》問世後盛況空前,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也成為台下的觀眾之一。江澤民看後稱讚:「這台戲給我們上了一次生動的黨課,讓我們永遠記住我們的政權來之不易。」閻肅談到自己的創作經驗時說,「我就把握住一條,首先政治任務得完成,儘量藝術性地去完成。用藝術的方式來表達政治上要說的話。」 病危前囑咐兒子不向組織提要求 「我把這一生完全徹底地交給組織」 「政事兒」注意到,閻肅對子女的教育,也處處體現了對黨和組織的信任與奉獻。 很多年前的一天,正逢閻肅兒子閻宇性格叛逆期,爺倆同看新聞節目時發生過一次爭執。閻宇指著電視里一條新聞:「閻肅同志,你堅持看了這麼多年新聞,這條新聞你不覺得假嗎?你真信嗎?今天就咱爺倆,您就說一次真話。」閻肅面對質問突然大吼一聲:「我說的就是真的,人前人後我說的都是真的!」 閻宇事後回憶:那一刻,父親就像被錯怪的孩子,恨不得掏心窩給人看。 閻肅和兒子閻宇合影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病危住進重病監護室之前,他特別對兒子強調:不管我遇到什麼情況,不准你們跟組織上提一點要求,我把這一生完全徹底地交給組織,組織上已經給予我的太多,我卻回報的太少。 日前,閻宇撰文回憶父親閻肅時寫道:「他最常念叨的,集體利益、組織利益、黨的利益就是咱們的個人利益。這不是誰先誰後的事,不分先後,他覺得沒有前後。國家利益、黨的利益、組織利益就是他的利益。我覺得這麼多年他也是這麼做的。在文工團提級,8級提7級,6級提5級,他都不是前幾名提……老爸從不向組織伸手,不琢磨單位給我的事、給的崗位對我個人有什麼好處,他就是一心干好組織交給他的工作,組織上給予他的也是最好的,他得到的遠遠超過他所能想像的。」 改歌詞表達對黨忠誠 「和平年代,對黨忠誠有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的考驗」 有一年「七一」在電視上做節目,閻肅把一首歌曲的歌詞給改了,建議每一名共產黨員問問自己「你對黨的忠誠有多純、有多真」,你能否始終不渝地回答「情也真、愛也真」?
閻肅與《江姐》的演員討論舞台表演 閻肅生前談起創作歌劇《江姐》的體會時說:戰爭年代,黨員時時面臨生死考驗。對黨忠誠,往往意味著拋棄幸福、獻出生命;而對黨不忠,則意味著背叛革命、出賣同志。和平時期,對黨忠誠既有生死抉擇的考驗,又有各種艱難困苦環境、急難險重任務的考驗,還有思想戰線和意識形態領域鬥爭、個人利益得失的考驗。 2015年3月,閻肅受命參與《勝利與和平》大型文藝晚會的策劃編創任務。85歲的閻肅激情似火、嘔心瀝血,每次開策劃會都是第一個來,每次排練節目總是最後一個走,連續奮戰數月後,9月3日晚上的演出獲得空前成功。而9月16日在北京舉行總結大會時,原計劃參加的閻肅卻躺在了醫院的病床上。 不為金錢所動 「失掉多少發財的機會,換來這套軍裝」 閻肅與空政文工團作曲家姜春陽合作的《軍營男子漢》鼓舞了一代官兵。1987年,閻肅在遼東半島軍營交流中,有戰士說:「為什麼說我們是『傻大兵?』發生災難時會想起我們,說我們是最可愛的人,可平常怎麼就成了『傻大兵』?」
2009年6月18日,閻肅和作曲家羊鳴(右一)、時任空政文工團副團長張天宇(左一)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參觀,一起高歌《我愛祖國的藍天》。 當時,我國正處在一個經濟轉型、觀念解放的初期,有的人下海經商發財,有的人一夜成名。對於條件相對艱苦、待遇相對較差的軍人,許多人認為「太虧」「不值」。 「我必須要為戰友們撐撐腰、壯壯氣!」閻肅連夜創作,以一名戰士獨白,闡述從軍光榮、當兵不悔的豪情。「我來到這個世界上沒有想去打仗,只是因為時代的需要我才扛起了槍;失掉多少發財的機會丟掉許多夢想,扔掉一堆時髦的打扮換來這套軍裝。」 這首歌,反映了改革開放初期官兵精神風貌,總政宣傳部藝術局原局長秦威評價道:「國家意識、軍隊意識、空軍意識,在閻老的腦海中是根深蒂固的。」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他也曾對年輕歌手們傳達過「金錢觀」:唱歌的本意是愉悅性情,展示才華,老想著一夜成名反而會受到束縛,失去心靈的自由。「寧端吃飯的碗,不拿掙錢的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