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過敏從第一口奶開始

@ 2016-07-01

作為父母一直在苦苦思考,有沒有一種方式能幫助孩子很好的降低過敏?其實有一件事,99%媽媽們都能做到,並且會讓寶貝受益終身!

嬰幼兒過敏大都從食物過敏起步,現在太多寶寶出生後第一口吃的是配方奶。雖然媽媽有諸多理由,生後還沒有母乳、孩子哭鬧、怕孩子出現黃疸、怕孩子營養不夠等,但殊不知,第一口接受配方奶可造成牛奶蛋白過敏的開始。

預防過敏從出生後第一口奶做起。原理:寶寶出生後,吸吮媽媽乳房時,首先接觸到的是媽媽乳 頭上需要氧氣才能生存的需氧菌,繼之是乳管內的不需要氧氣也能存活的厭氧菌,然後才能吸吮到乳汁。生理母乳喂養是先喂細菌再喂乳汁的過程,這個過程能夠促進寶寶腸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不僅利於母乳的消化吸收,而且能夠促進免疫系統成熟,預防過敏發生。如寶寶出生後先接受了配方奶(哪怕只是一次!),體內可出現致敏,也就是體內免疫系統出現異常表現——IgE增高。當增高到一定程度時才會表現出過敏症狀。實際上,過敏也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有過敏表現前,體內已出現免疫系統異常。沒有真正意義上第一次接受哪種食物就會立即過敏的情況。小編心語:一但你給寶寶喝了奶粉,那麼消除過敏現象---重建是一件費力費時的事情。心碎事實:享參加美國過敏哮喘和免疫年會時一篇報道令人心碎。牛奶過敏兒雖在4歲後絕大多數能耐受牛奶,但1/3會出現對其它食物的過敏;95%會發展成鼻炎或哮喘。預防牛奶過敏重要呀!你該怎麼做:生後頭6個月內純母乳喂養是預防過敏最好方法;若實在不能純母乳喂養,只能添加部分水解配方。

牛奶過敏,母乳也會引起過敏?

嬰幼兒過敏從食物過敏起步,最常見的是牛奶蛋白過敏。很多純母乳喂養的媽媽抱怨為何純母乳喂養也會引起過敏?實際上,嬰兒出生後只要接受過一點配方奶粉,就有可能開始牛奶蛋白過敏的歷程。生後第一口奶應該是母乳。當孩子出生後體重下降沒有超過出生時體重7%時,就應堅持母乳喂養。若體重下降達已到體重的7%,則需在每次母乳喂養後補充配方粉,但應該是部分水解配方粉。堅持這個原則,很多寶寶就會直接進入純母乳喂養過程。先吃普通配方奶,即使做到了純母乳喂養,也可能出現「母乳喂養下牛奶蛋白過敏」。

小編心語:母乳,不僅僅是母乳,更多的是種下了預防過敏的種子。所以媽咪們不要只單純認為母乳只是省錢的選擇!也不要認為貴的奶粉就是對寶寶好的。

奶粉的選擇

有的媽媽選擇奶粉確實處於被動或無奈之舉,那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麼買辨別呢?

部分/水解配方奶粉:

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是將乳蛋白通過加熱和特殊酶進行適度水解,在滿足嬰兒生長的同時,大大降低了乳蛋白可造成的致敏——過敏的可能,利於預防過敏。當母乳真的不足或沒有母乳時,可預防過敏時選用。所以可理解為「預防過敏母乳最好;如果母乳真的不足,部分水解配方也是不錯的選擇。

胺基酸配方奶粉:

胺基酸配方不含乳蛋白痕跡,懷疑牛奶過敏即應改用胺基酸配方進行診治;其它食物過敏應從停止進食可疑過敏食物做起。使用後過敏現象好轉可證實嬰兒對牛奶蛋白過敏。

使用方法:

胺基酸配方使用2-4周,過敏症狀沒有反覆,即可開始嘗試添加深度水解配方。更換速度不要太快。在確定嬰兒沒有再次出現過敏表現的前提下,2-4周的時間換成完全的深度水解配方。若再次出現過敏問題,及時停掉。

小編心語:到了添加輔食期,如果每次只給嬰幼兒添加一種新食物,並堅持至少三天,即容易發現食物過敏原。若給孩子添加新的混合食物,一旦出現過敏,很難確定過敏原。

孕媽媽注意:如果你是孕媽,那麼了解以下內容你將會慶幸,希望能分享更多孕媽知道,少走彎路。

懷孕期間,應注意孕婦營養,但更應注意孕婦的腸道和免疫狀況。若孕前或懷孕期出現對食物過敏時,應儘可能躲避過敏食物;若孕期出現感染,要合理用抗生素;若胃腸不適,應用活性益生菌。有研究表明,孕末3個月服益生菌,可以預防今後嬰兒過敏。

預防過敏總結:

預防過敏成了當務之急的事情:

1、生後第一口奶開始就應是母乳喂養。若母乳真的不足,應選用部分水解配方;2、家中杜絕消毒劑;3、正確使用抗生素;4、合理添加輔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