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潛水點可不止墾丁一個!

@ 2016-06-30

在台灣潛水勝地有兩個一個大家都耳熟能詳 是墾丁,另一個是哪裡呢?

下讓我們看一看下面這段視頻吧!

在視頻中可以看到海水清澈,小於自由自在的游著,成群結隊,還有美麗的珊瑚礁,機器壯觀,這麼美的地方當然要屬美麗的潛水勝地綠島羅~

綠島屬於太平洋暖流區域帶,至今仍保存著濃厚的神秘色彩。但由於島上氣候溫和,陽光普照,到處一片綠色,充滿了自然美的情調,故稱綠島,島上沒有噪音,也沒有紅綠燈,來到這兒的遊客每每為它那份清新、淳樸的自然美、原始美所深深吸引。

潛水,這在綠島是一項新奇且令人抨然心動的體驗,因其附近海域景觀豐富,除了成群的魚類游來游去,還有海百合、海星、海牛、旋牛、管蟲及熱帶魚穿梭其中,奇幻海景,瑰麗多姿。

綠島四周全被裙狀珊瑚礁所圍繞,再加上臨海高峭的台地崖,經海水侵蝕,岩石嵯峨雄偉,景色自然天成,構成特殊的景觀資源。海岸線火山礁岩與白色貝殼沙灘相間羅列,海水一片湛藍,展現十足的海洋情調。火山岩長年受強烈的海蝕,因而形成有許多天然奇觀,不但景致宜人,且充滿了神話的傳奇。

島上有一條長約20公里的環島公路,皆是平坦的水泥路面,把所有的景點幾乎都連接了起來,包括南寮灣、綠島燈塔、綠島公園、綠島溫泉、龜灣、樓門岩、將軍岩、觀音洞等「綠島八景」和袖子湖、海參坪、海岸木林、馬蹄橋、龍蝦洞、烏鬼洞等,不論搭乘汽車或步行方式遊覽皆宜。

綠島潛點介紹

柴口

柴口浮潛區位於柴口村,是綠島三大主要浮潛點之一。由柴口浮潛區涼亭前方浮潛步道向東100米,西400米,低潮線向外延伸一百米間的沿岸海域皆屬柴口浮潛區域。這裡潛水區底礁石林立,海底更有大量的巨枝鹿角珊瑚、團塊微孔珊瑚及中國角菊珊瑚,魚類以耳帶鰈魚、白條海葵於及鸚哥魚最為大宗,此珊瑚及中國角菊珊瑚,魚類以耳帶鰈魚、白條海葵於及鸚哥魚最為大宗,此區偶可見到數量極少的長硨磲蛤。

各級別潛水員都可潛水

深度15~20m,底部有珊瑚礁,海流輕微,能見度22m

大香菇

大香菇屹立在綠島已經1000年了,基座位於18米深的沙質海底,底部砂質的厚度平均都在20~60厘米左右,再下去是安山岩盤。珊瑚的底座到頂部的高度是10米,頂部距離水面約8米,這個潛點附近有三個輪胎礁體,聚集了相當數量的網紋雀鯛,與品種獨特的海葵,還有令人目眩神迷的擬刺尾鯛,附近還常有清水石斑魚,對潛水人很友善,長度約40-60厘米。大香菇柱狀本體石灰質骨骼居住了很多生物,除了軟硬珊瑚外,有相當數量的裸鰓類聚集。

各級別潛水員都可潛水

深度25~28m,底部珊瑚礁,海流輕微,能見度25m

石朗

石朗保護區是目前全台灣做得最好的示範保護區,在這個保護區內刺尾鯛科,鸚哥魚科,隆頭魚科,蝶魚科,雀鯛科的數量已經多到密密麻麻的地步了,石朗最著名的是黑斑裸胸鯙俗名是錢鰻。到現在已經成為巨型海鰻了,石朗的外圍區域還有中香菇潛點,龍頭岩,後花園,龜形石等四個指標性潛場,這些潛點跟石朗都有.一個共通處,就是軟珊瑚發達,軟珊瑚裡面常住著.一些稀奇古怪的生物,很值得大家.一起探討尋找。石朗浮潛、潛水區海底分布大量的白穗軟珊瑚與傘型軟珊瑚。魚類以─點蝶魚、角蝶魚與鸚哥魚為主。時而可見桶型海棉與大旋鰓蟲。

各級別潛水員都可潛水

深度18~22m,底部珊瑚礁,海流輕微,能見度28m

電桿礁

為什麼要在石朗保護區投放了150座廢棄電線桿把這裡變成一個潛點呢? 因為當時的政府要做復育珊瑚,目前這些人工魚礁七橫八豎的的躺在沙質型的海底,可以看看哦~

各級別潛水員都可潛水

深度15~22 m,底部沙地為主,海流輕微,能見度18m

軍岩

將軍岩岸海域位於人權紀念公園右側一直延伸至牛頭山。此潛點入水後向外浮游30至50米即出現大深度地形。海底珊瑚景觀較單調,但地形高低起伏變化大,常有大型回遊性魚類出現,此潛點為高階浮潛點,因此建議浮潛新鮮人避免獨自前往。

各級別潛水員都可潛水

深度26~33 m,底部珊瑚礁,海流中等

潛水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潛水首先要保證安全,必須掌握一些最低限度的技能和常識,我們把這歸納為潛水的三大條件:

有潛水裝備——識別,裝配,拆卸,用法

會潛游技能——保障自己在水下自由活動的能力,以及排除常見意外情況的能力

懂潛水安全常識——保證自己的潛水不要超過安全的極限,避免在水中的潛在風險。

潛水是一項非常有趣的運動,但是如果不清楚潛水的安全常識或者不熟悉潛水的技能,那麼潛水就會變成一項非常驚險的活動了,所以參加潛水運動應該先做好準備,買齊裝備。

潛水都需要什麼裝備 ?

面鏡、呼吸管、潛水服、潛水靴、蛙鞋 、呼吸調節器、浮力調整器、儀表系統、配重系統

面鏡在水下營造一個空氣腔室,可以幫助光線對焦,從而讓潛水員看清物體,同時,面鏡有個鼻袋包住鼻子,用來做耳壓平衡。

呼吸管是在浮潛時用的,用於水面的平趴呼吸。

潛水服用力保溫和保護。潛水靴同樣。

蛙鞋提供水下推進力。

呼吸調節器,從氣瓶提供經減壓的壓縮空氣供潛水員呼吸,是潛水最重要最基本的裝備。

浮力調整器,也叫浮力背心,提供潛水員水面上的浮力支持,不必費力打水,同時,在水下用它來控制潛水員的中性浮力。

儀表系統,包括壓力表,讀取氣瓶剩餘壓力;指北針,深度針,潛水錶。現在這些儀表都可用潛水電腦進行替代,從而加倍提高潛水的安全指數。

配重系統,除呼吸調節器,其他裝備在水下都會產生浮力,所以,要用配重系統:鉛和鉛帶綁在腰上,來提供適當的重力,使潛水員下沉。但有些好的浮力調整器本身會有配重系統。

潛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身體及精神均需在最好的狀態。

檢查裝備情況,調整潛水衣的浮力,把面罩內的水除盡;待一切狀況良好後方可使用。

遵守潛伴制,避免單獨潛水,水肺潛水過程中不要屏氣。

上升過程中的速度不能超過每分鐘 18 米。

勿使用耳塞,在耳內感到疼痛前,須使耳壓平衡。

遵守潛水深度限制,儘量避免深度超過 30米(100 英尺),絕不可超過 39 米。

水肺潛水須保持普通、正常的呼吸。

一定要穿配救生衣。

潛水器材穿著應注意什麼?

潛水衣分為乾式與濕式兩種。乾式潛水衣可以直接穿上;而濕式潛水衣就必須把身體和潛水衣弄濕後才能穿上,如果在冬天,則可用滑石粉或痱子粉,塗抹在潛水衣內部,以便順利穿著。

救生衣的佩帶是在潛水衣之後,並且要注意,穿上後身體要保持一個拳頭寬的鬆緊度。

面罩戴上後,必須把前面的頭髮弄出來,以便避免面罩漏水。如果途中出現面罩模糊,那可以用口水塗抹,或是用菸草、海草也可以。由於潛降時外壓增加,那會引起擠壓。因此必須用鼻子慢慢吹氣的方法來排除面罩的壓力,不然面部會受到傷害。在面部進水時,頭部需要微微上揚,以便壓住面罩上方,讓鼻子慢慢吹氣將水排除。

在潛入水中時,如果水浸入呼吸管中的話,則必須浮到水面上,用力吹氣,把水排除才行。其中在吸氣時,則要慢,但是吐氣則要用力地吹,並且那管中的水必須一口氣排除掉。在潛入水中時,還有不能在水中吐氣,不然浮上水面後,會沒有空氣來做呼吸管的排水動作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