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寶寶要經歷坐爬站走等一系列成長里程,在這其中,爬是個比較爭議的話題,因為事實上有很多寶寶並不會爬行,或者直接跳過爬學會了走。有不少人認為,不會爬的寶寶是不聰明的,因為他們的身體可能有問題。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事實上寶寶不會爬≠笨
寶寶會不會爬跟智商沒有太大的關係。爬是寶寶成長發育中的一個階段,通常寶寶會坐以後沒多久就想去爬,而會爬了就會想去走,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但在成長過程中,有些孩子確實會跳過爬這個步驟,直接進入走的階段,但這並不代表不會爬的寶寶就不聰明,二者實際上沒有必然的聯繫,只要寶寶整體發展正常,就不要太糾結。
影響寶寶智商的要素
1.遺傳
遺傳是影響孩子智商的首要因素,如果父母的智商都高的話,一般孩子也不會差到哪兒。如果父母的血緣關係非常疏遠,孩子的智商相對也比較高。反之,如果父母是近親的話,孩子的智商可能會較低。這就是遺傳因素影響後代智商的基本規則。
2.營養
多數孩子出生後都會喝母乳,但是也有一些母親乳汁不足的情況,使得孩子不得不從小喝奶粉。然而,可以說任何一種嬰幼兒配方奶粉也比不過母乳,因為母乳中含有很多的營養元素,可以幫助孩子的抵抗力增加,也會使得孩子的智商得到提高。當然如果你的寶寶是奶瓶喂養,也不必糾結,只要在日常飲食中做到營養均衡充足,那麼同樣能促進寶寶的智商發育。
3.體重
一般而言,孩子體重較高的話,尤其是超過了標準體重很多的話是會影響智商的,如果孩子的體重超過正常體重的20%,那麼就會使得自身的聽力、理解能力、大腦的思考能力下降,另外如果孩子的體重比正常體重低很多的話,也會使得大腦的思考能力下降,使得智商偏低。所以,父母們需要注意合理地調節孩子的飲食和運動量,使得孩子的體重維持在正常水平。
4.運動量
在後天條件里,運動量也是影響孩子智商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在平時父母們需要注意孩子的運動量,每天讓孩子適當活動活動,玩玩遊戲,這樣有助於孩子的身體和骨骼發育,也會有助於孩子的智商提高。父母們可以鼓勵孩子在家裡跳繩,跑步,或者是投球,還可以讓孩子學習跳舞,或者是跳健身操,這些有氧運動都是有益身體健康的。
5.家庭環境
一般而言,家庭的幸福指數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商,如果夫妻關係和諧,生活美滿的話,孩子們就會覺得幸福,他們也容易滿足,在成長發育過程中很少會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因此大腦的發育所受到的阻礙也更少,孩子自然更加聰明健康。
為什麼寶寶不會爬
究其原因大致為以下三點:
環境影響。有的家庭活動空間不大,寶寶常常只能在床上玩耍活動,區域有限,難以施展爬的技能。
家長過度疼愛。現在的家長對寶寶大多疼愛有加,有的害怕地板髒,有的害怕地太凉,有的害怕寶寶磕到碰到,總之堅決不給寶寶爬的機會。
對爬不夠重視。有的對「孩子不爬就會走」引以為豪,忽視爬的重要性,甚至直接把孩子放入學步車中,讓寶寶自己學習走路,孩子自然就不會爬。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不會爬是寶寶身體因素造成,卻沒有認識到本質原因是自己,只要給孩子機會鍛鍊,孩子完全可以爬的。
爬行好處多,鼓勵寶寶多爬
爬行,是大運動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寶寶運動生涯的轉折點。爬行除了可以鍛鍊寶寶全身大肌肉和四肢活動的協調性、靈活性外,還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肌肉和骨骼生長發育,從整體上提高寶寶的活動能力,有助於大動作的訓練,滿足寶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爬行好處很多,因此華府專家建議各位爸爸媽媽即使寶寶已經會走,也鼓勵他多爬一爬,促進他的成長發育。那麼應該如何鍛鍊呢?
1.家長示範法
有些孩子並不會很自然地就自己學會爬行,需要大人的不斷指導教育才能慢慢學會,家長也不要一開始就強迫孩子進行四腳爬式的爬行。此外,家長可以示範爬行給孩子看,和孩子一起爬行,這樣可以讓孩子更快掌握到爬行的要領。
2.玩具吸引法
孩子在學習爬行的過程中,家長可以使用玩具吸引法來鍛鍊孩子的爬行能力,用孩子喜歡的玩具或者食物來引誘孩子,一般孩子都可以很快做出反應,為了得到而「奮鬥」。
3.選擇合適安全的地方
孩子學爬行,家長一定要幫孩子選擇一個合適又安全的地方,地板要保持乾淨清潔,最好是鋪上一張爬行墊,對於剛開始學爬的孩子來說,可以選擇在毛毯上,這樣可以避免孩子的手臂和臉部受到傷害。此外,床上也是可以學爬的,但是一定要有家長的陪同,否則有可能孩子會出現掉下床摔倒的意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