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斷言中俄合力也打不贏美國,中國冷笑:夠膽就來試試看!
近 期美國海軍在全球部署六艘航母,炫耀其強大的海上震懾能力。以此為熱點話題展開的討論五花八門,其中美國媒體配合的強勢宣傳稱,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還沒有一 個國家能夠挑戰美國軍事優勢地位。而且在英國退出歐盟之後,北約也會變得更強大,並成為美國主導世界安全格局的穩固支柱。美媒引用的軍事專家評論稱,僅就 常規和非常規綜合戰爭模式來看,即使是中俄兩國形成合力也無法打贏美國。
美 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的分析稱,預計到2030年,全球海軍最強大的仍是美國。美國海軍將擁有至少3艘「福特」級超級航母,取代現役「俄亥俄」級的新型 戰略核潛艇也將於2031年服役。同時還有至少3艘「朱姆沃爾特」級和34艘「阿里·伯克」級驅逐艦加入美國海軍,使其主力艦艇總規模維持在309艘。更 重要的是,這些艦艇會牢牢掌握世界海軍裝備技術的領先優勢。
中國和俄羅斯海軍都有未來10年的建軍計劃,到2030年中國的核潛艇技術和數 量水平都會有很大的提升,而且將會擁有4艘航母,其中兩艘(核動力)可能會達到10萬噸。而俄羅斯屆時也可能會擁有兩艘航空母艦,但這個判斷還要在未來兩 年內進行觀察,因為俄羅斯無論在造船設施還是新型航母(核動力)設計能力上都無法與蘇聯時期相提並論。
但 是即使中俄如願獲得上述戰略級裝備,但他們將仍然面臨缺乏有效的使用能力的尷尬。也就是說,屆時這些戰略裝備無法有效轉化成海上實戰能力。而且這些經驗也 無法通過中俄之間的軍事交流獲得。因此只要美國避免在中俄沿海發動攻勢,而是在遠端進行戰爭手段遏制(離岸控制),那麼中俄海軍都無法形成有效的反制。未 來事實發展真的會是像美國所說的這樣嗎?
實際上任何事物都存在一個平衡,而所謂的優勢就是失衡。美國近幾場戰爭都離不開北約的支持,但是很 多事實已經證明歐盟已經令北約堡壘不再堅固。另外世界範圍內的新興軍事大國也不只有中國,印度在未來會作為決定性的籌碼。美國不應該想像,在多極化時代, 像印度這樣的區域和世界大國會屈從於美國的戰略指揮棒。作為與中俄、美國都保持順暢戰略溝通的軍事大國,印度可以對任何偏頗性的論斷笑而不語。
俄 羅斯智庫人士稱,印度一直在積聚力量。當然未來是把印度洋變成印度湖,還是與美國在印度洋實施G2還有待觀察,因為趨勢的清晰需要未來從政經和軍事發展多 方面綜合考量。但是美國需要注意的是,印度希望加入上合而不是北約,因為上合代表主旨是和平與發展兩個重要主題,同時還有中俄兩個有能力平衡世界格局的大 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