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解決寶寶的「喂藥」難題,新技能get!

@ 2016-06-28

給寶寶喂藥是不可避免的。對於很多父母而言,給生病的寶寶喂藥,絕對是件既苦惱又難搞定的事情!最後往往以藥喂一半灑一半,寶寶還哭的撕心裂肺收場,搞不好其他家庭成員心疼孩子,對於喂藥這件事產生家庭分歧也是常有的。

這可怎麼辦?藥不能不吃,就沒有能讓寶寶乖乖吃藥的辦法嗎?先來看看美國兒科醫生的幾條建議,希望能給大家減減負,首先不管嘗試什麼辦法,當爸媽的不能怕喂藥,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寶寶吃藥的情緒。

嘗試新工具

有時候嘗試新的喂藥工具會有出乎意料的好效果,比如帶喂藥功能的奶嘴,喂藥注射器,喂藥吸管等。

加一點味道

把藥物添加的食物里,可以在藥水裡面混上一點點的奶或者果汁,巧克力汁是掩飾難聞藥味的不錯選擇,如果是比較粘稠的藥物,混到酸奶里也是一個方法。不過這麼做的前提條件是先諮詢醫生,確保該藥水不需要空腹飲用,可以和這些食物混合起來喝。找到喂藥技巧每個寶寶都有不同的習慣,有的可能在特定地點才願意吃藥;有的喜歡特定的姿勢下吃藥,比如媽媽抱在懷裡;有的喜歡媽媽用喂藥吸管喂到嘴巴某個特定部位;有的在喂藥以後喜歡立刻含上奶嘴然後把藥吞下去;有的在喂藥以後需要立刻喂奶衝掉藥味……總之找到寶寶的那個「接受點」,一切都迎刃而解啦!

換一種藥物形態

諮詢醫生是否有讓孩子比較好入口的藥物,比如孩子對藥水非常抗拒,能不能換成藥片或者膠囊?教會寶寶吞下藥片,4歲的寶寶已經可以開始學習此技能,建議從學吞小塊的糖果開始;如果是膠囊可以預先放進水裡軟化;藥物磨碎成粉狀等。與玩樂結合可以讓寶寶嘗試做「給毛公仔喂藥」的遊戲;還可以給寶寶鼓勵,不僅是言語上的,還是行動上的,比如獎勵小紅花,貼在日曆上。

Momo媽的喂藥故事

來自台灣的MoMo媽自己帶大3個小寶貝,她用圖片記錄下給剛滿8個月又3天的寶寶喂藥的全過程。(如圖,台灣醫院的兒科都會給一根喂藥吸管)。

以下是MoMo媽總結的喂藥經驗,非常有參考價值,我們一起來學習:

首先,喂小寶寶吃藥,切忌快,狠,急!試想一下,如果有人緊抱住你,控制住你的頭和手,就算是燕窩湯也會厭惡和反胃把?

小嬰兒

喂藥時要把喂藥吸管從小寶寶的嘴角邊輕輕伸入一些,慢慢地滴入藥水。如果從正面喂入的話,因為新生嬰兒的吞咽能力還不夠成熟,很容易喂多少就流多少。相反嘴的側邊因為沒經過舌頭,所以寶寶喝下去會比較容易。(請參考上面MoMo媽的喂藥圖片故事)

大寶寶

大一點的寶寶因為已經有自我意識,要用「哄」的。建議新手爸媽不要直接說「要吃藥」,可以想一個自己和bb的密語,如「要吃咕嚕咕嚕」之類的。

很多大人在有意無意之中會說出恐嚇寶寶的話,比如「不乖就要吃藥打針」之類的,或者對吃藥這件事不經意地流露出麻煩和苦惱的神情,寶寶其實是會察言觀色的,這個時候就會開始緊張防衛。所以我們要用一些正面語言,比如「很好吃,很開心」來哄寶寶,解除他們的戒備心。其實,小寶寶的藥一般都是甜的,只要不害怕和抵抗,是很好入口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