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連續兩日的挑戰賽,該怎麼做才能幫助恢復?」
完成雲嘉南333的高溫挑戰後,立刻為車友們進行知識補給,我們繼續邀請到最速進站的Fuji-Step車隊,由教練蔡韶宇與陣中的體育老師吳基源為我們分享:
回顧上篇:長距離挑戰賽的零失誤法則
南台灣的艷陽下,俱樂部好手們本日依舊勇猛
幫助恢復三要素
小宇教練說:「伸展、冰鎮、按摩,是賽後最基本的三要素。」
抬腿、伸展的動作,一般車友不難理解,進行的時間、地點也沒有局限。
冰鎮部分,假如下塌的飯店裡有浴缸,對選手來說最方便不過。小宇教練說,車友們可以用浸浴1分鐘、休息3分鐘的公式,共進行3個循環。假如隔天還有賽事或挑戰,應該避免太長時間的浸浴。
至於按摩,賽後隊友會以淺壓的方式,各自進行徒手按摩,或者多準備一支滾筒放鬆,而上述這些方式,都屬於淺層按摩的範疇。需特別提醒的是,太過深層的放鬆,可能會讓你使不上力,反倒影響隔日的騎乘表現,與前一點浸浴的道理如出一徹。
假如想要去外面馬一節,還是推薦車友到運動按摩專業的店家,相較於一般的服務,他們更知道車友的需求。Fuji-Step陣中的基源,每兩週都會報到一次,打點治療與舒緩的細節,他稱之為身體的大保養。
不僅車款,運動員更應重視身體的保養與恢復
除了賽後的處置,在長距離挑戰當中,還有哪些好方法?
長距離撇步之一:穩固核心不偏移
觀察職業車手的騎乘動作,不難發現他們的核心其實很穩定,車體不會有太大幅度的偏擺,選擇正確的齒比,踩踏時,臀部也不會有太多跳動的情形。如此一來,能將動線保持一致,不會產生不必要的偏移,輸出也更加穩定。就集團行進來說,確保了隊友及夥伴跟車的安全性。
長距離的列車行進,穩定核心之於騎乘至關重要
長距離撇步之二:手打彎、不聳肩
騎乘當中也應該避免聳肩的動作,尤其在長距離的挑戰,容易造成肩頸的痠痛,教練建議車友們,在騎乘當中將手臂打彎,而非直立撐著車手把,自然就能放鬆下來,不失為挑戰的小撇步。
時時提醒自己,抓握的雙手不要太過緊繃
長距離撇步之三:騎乘當中的伸展
同時,俱樂部車手也會趁騎乘當中的空檔,活動頸部與肩關節。手臂向後拉伸的動作,在挑戰當中反覆進行。不僅如此,大家也會在行進中,拉伸小腿後側的肌群,或者脫卡扶著隊友,進行大腿前側的伸展,甚至做出把腳尖勾到坐墊上頭。但動態進行的危險性高,一般車友可以選在補給點比照辦理。
不少車友也會趁著空檔活動筋骨
最後,舒適的騎姿,建立在正確的車款設定上。假如出現不舒服的症狀,還是建議車友訴諸Fitting。基源也分享自身經驗,過去他正是因為選擇太小的車架,造成座艙空間不足,帶來肩部與腰椎的壓迫,進而影響騎乘的舒適性。透過專業的量測與調整,讓騎乘的負擔減輕不少,也就是他口中那份」人車合一「的感受,車友們不妨一試。
炎熱的六月天,不少車友躲進便利商店稍事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