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和系市值一日蒸發420億 李嘉誠損失慘重!英國脫歐成定局:李嘉誠將何去何從?

@ 2016-06-26

【長和系市值一日蒸發420億 李嘉誠損失慘重】

6月25日消息,香港文匯報報道,英國脫歐成定局,市場大感意外,引致全球金股匯債大震動。受脫歐結果衝擊,「英國概念股」全線盡墨,匯控(0005)、渣打(2888)及保誠(2378)最多曾挫一成,長和系多隻股份亦大插半成,至尾市始喘定。單計在英國有很多投資的長和系,旗下四間上市公司市值一日合共蒸發逾420億元(港元,下同),大約等如一間海通證券(6837)的市值。

上市公司中,以英國發跡的保誠勁跌11.7%,此外,其他在英國有大量投資的匯控收跌6.6%、渣打跌9.5%、長和(0001)跌5.1%、長建(1038)跌5.5%、電能(0006)跌4.8%、港交所(0388)亦跌1.8%。計及長實地產(1113)也受累跌3.2%,長和系該四間公司市值一日蒸發420億元,至8,500億元。

匯控:脫歐開啟新時代

匯控主席范智廉對外電稱,脫歐開啟了英國及其英國業務的新時代。該行與歐盟及其他合作夥伴,建立新貿易協議的工作複雜及漫長。在未來數周甚至數月,該行會日以繼夜地為客戶調整和準備,迎接這個新環境。

匯兌損長和系盈利前景

長和發言人亦表示,集團在英國的業務,專注為當地人提供商品與服務,有信心這些業務將繼續蓬勃發展。長和主席李嘉誠早前接受外電訪問時表示,希望英國不會脫歐,指脫離歐盟對英國的損害很大,對整個歐洲的影響皆是不好的。若一旦脫歐,該集團或會減少在英國的投資。

李嘉誠旗下的長和、電能及長建在英國有龐大業務,涉及供水、供電、電訊、碼頭等多方面。由於該集團在當地有大量的公用基建,一直被市場認為這提供了長和系穩定的現金來源。由於英鎊因脫歐而貶值,單是昨日兌美元已跌11%,若英鎊匯價保持於現水平,即長和系「現金牛」的貢獻會因匯兌減少約一成,影響該集團的盈利前景。

另外,該集團還有未分拆上市的屈臣氏業務,早前長和有意願將該零售旗艦上市,但市場預計英國脫歐後,屈臣氏的估值將進一步下降,打亂長和的部署。故此,瑞信昨日發表報告,下調長和今年純利及NAV預測。

瑞信指,英國脫歐對長和實時的影響,主要體現於匯率的波動。去年底,該集團的英國業務,占其EBITDA及EBIT分別約34%及37%,英鎊匯率波動性對長和盈利及資產凈值帶來負面影響。

該行於年初預期,一旦英國脫歐,英鎊兌美元將跌至1.2,較現水平低15%,按此計算,對長和今年純利及NAV預測分別下調5%及4%。瑞信表示,面對英國脫歐後其經濟及政治前景不確定性增加,以及長時間的脫歐過程,料長和需重新評估其位於英國及歐洲業務的投資決定。另一方面,英國脫歐相信也對全英國有深遠影響,預期今年下半年英國經濟將衰退。

【英國脫歐成定局:李嘉誠將何去何從】

投票結果已定!英國全民公投決定退出歐盟。

截止北京時間6月24日中午,脫歐派以51.7%的支持率贏得公投,將脫離歐盟,英鎊跌10%。

一場關乎民意和獨立的戰爭剛剛落幕,看來這個保守謹慎的國家人民最終還是要選擇離開。受此影響,今日A股加速跳水,全球股市一片慘澹。目前,由於退歐陣營再度反超,三大股指加速走低,而歐美股市仍未開市,但股指期貨全線暴跌。截止發稿前,脫歐派得票一直超過流派陣營100萬左右,英鎊匯率已跌至1985年以來最低。

近日,「英國脫歐還是留歐」的問題一直困擾著英國人,正如「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哈姆雷特式思考。就連英國各大媒體的頭版都在為民眾提供選擇題,充斥著看不見的硝煙。

整個公投進行的過程中,外界廣泛的聲音一致認為,對英國而言,選擇離開其實是一筆並不划算的買賣。

首先,從對英國經濟本身的影響來看,脫歐所引發的英鎊暴跌也許只是一樁小事,但因此引發的房價下跌、失業人數增加及對貿易的衝擊以及未來不可預見的英國經濟大衰退才是最大的隱患。

其次,退歐之後,英國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去解除舊的關係以及修復新的關係。根據英國財政部的分析,英國退歐之後,由於英國與歐盟的關係、英國與第三國的關係需要在2-15年的時間內重新構建。有分析說,僅僅是解除與歐盟的契約關係就要花至少兩年時間,隨後還要努力去和歐陸各個經濟體重建貿易關係,而這又需要花上至少五年左右的時間。

此刻以後,英國這頭經濟猛獅恐怕要獨自舔傷口聊以自慰了。而這「傷」也開始波及全球經濟,中國作為全球經濟的重要一極,也不可避免捲入其中。

英國脫歐對中國影響幾何?

此前彭博社報道,倘若英國脫離歐盟,幾乎將在歐洲掀起一場狂風巨浪,而對於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經濟體而言,恐怕要溫和得多。

雖說相對歐洲而言,對中國的影響確實要相對溫和得多,但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結果確實給中國的投資乃至政治方面都會帶來不確定因素。

首先,最直接的是英鎊和歐元的匯率貶值所帶來的一系列影響。英鎊暴跌,也許會使作為中國學生留學熱門之地的英國留學成本降低,但脫離了歐盟,將失去其背靠歐盟所帶來的影響力,英國大學對中國留學生的吸引力也會逐步下降,一些留學生可能會轉向法國、德國等歐洲主體國家或美國。當然,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脫歐後,英國的移民體系發生變化,英國在工程學等領域將出現人才缺口,這對考慮移民英國的中國專業人士也不失為一個好消息。

其次,英鎊和歐元大幅度貶值,債務風險就會有所升高,由此就會導致英國和歐洲的金融市場將發生動盪。據英國地產聯合會的數據顯示,2014年海外投資者擁有全英四分之一的商業地產。這對中國的相關地產投資者將是福是禍?據中信證券(15.690, -0.27, -1.69%)分析,英國退歐對我國的影響表現為短期內金融市場可能受到干擾,我國投資者在英國的地產投資或遭受一定損失。但此前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英國脫歐後,房價下跌將進一步加劇地產市場震動,而這對中國投資者而言將會是一個絕好的窗口期。

再次,英國退歐後,中國和歐盟的政治經濟合作會遇到很多困難。本來,英國是中國打開歐盟大門的重要一環,但是英國唱這一齣戲,將導致英國與歐盟在貿易投資、人口流動等方面存在較大的障礙,這樣一來,中國與英國、中國與歐盟之間的關係可能需要經過長時間談判之後重新簽署協定。這對中英、中歐貿易投資往來較多的公司會形成較大的衝擊,中國在貿易合作方面恐怕要花更高的成本去尋找新的合作夥伴。

李嘉誠等企業家何去何從?

就在公投結果未出之前,作為中國在英國投資領域的標杆性人物,王健林曾在牛津大學演講時說,英國離開歐盟是「弊大於利」。他說,「首先,從歷史上看,英國就是歐洲的一部分,從來沒有真正地獨立過;第二,經濟全球化,英國很難獨善其身。離開歐盟英國可以活得更好?很難說。」王健林還說,若英國脫離歐盟,其對中國遊客的吸引力將大減。並且,他說中國公司可能會考慮將其歐洲總部遷往別處。據悉,王健林在英國有大量投資,包括英國豪華遊艇製造商聖汐國際。

除了王健林,還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李嘉誠。在李嘉誠心中,歐洲市場以及英國有多重要?有一個例子可以佐證,那就是李嘉誠連續忍受八年的虧損也要繼續投資歐洲的3G業務。作為英國最大的投資者和僱主之一,李嘉誠在英國擁有從電信運營商到港口等眾多資產,他一直在增加對英國基礎設施的投資,這部分業務在去年為他貢獻了37%的營業利潤,而李嘉誠同時也在減少在中國的房地產資產。值得注意的是,李嘉誠最近在英國最大的一樁生意之一,就是收購價值150億美元的電信服務商巨頭O2。但目前這樁生意卻遭到歐盟監管機構的阻撓,看來英國此舉或許會為其收購帶來一些轉折。

李嘉誠的巨額投資遍及英國電力、港口鐵路運輸、房地產、油氣等領域,可以說,他掌控著英國人的民生命脈行業,每個英國人都過著「李氏生活」。離開歐盟對英國經濟本身有著直接影響,那麼對於李嘉誠的影響又有多大?此前,中企哥曾在《一旦英國退歐,首當其衝的會是李嘉誠嗎?》一文中談到:英國退歐如何影響到李嘉誠在英國的投資布局,各項數據顯示,李嘉誠56%的投資在歐洲,其中有37%在英國,李嘉誠此前在英國大舉投資,曾被英國媒體《每日電訊報》形容為「買下了大半個英國」。接下來,對這大半個英國的投資調整,於李嘉誠之類的投資人而言,未來的戰役也許更加艱巨。

自從李嘉誠將資產陸續投往英國之後,他旗下的長和公司股票已下跌了約30%,與此同時李嘉誠的資產也在縮水。鑒於英國脫歐風險會導致英鎊與歐元匯率產生震盪,李嘉誠麾下旗艦公司長和也在近日指出,匯率劇烈波動正侵蝕其港口與零售業務的盈利。

不過,影響是一方面,李嘉誠此前在接受媒體專訪時也在暗示,自己對於退歐已經做好了準備:「即使英國脫歐,也不會是世界末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