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攝自youtube)
最近有網友在網上放了一些怪怪的照片,拍攝者者在餐桌上放著一個活生生的蛤蜊,並在它的周圍撒滿鹽,接著靜靜的觀察它的動靜。不久之後,這個蛤蜊伸出了長長、濕濕的舌狀物,將身邊的鹽巴刮進殼裡、拍攝者還開玩笑說:「烹調前還知道為自己調料。
其實不是的,那個舌狀物是蛤蜊的肌肉附屬物,相當於它的「足」,由於周圍鹹鹹的壞境令蛤蜊有些錯亂,所以不停使勁用足挖掘,像是海灘上開路,好讓自己回到大海。
目前發現最高齡的蛤蜊為507歲(研究的時候,研究人員把它弄死了)。此外蛤蜊也被稱為地球五大不死神獸之一。
蛤蜊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低熱量、高蛋白、少脂肪,能防治中老年慢性病,有宿疾者應慎食,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忌與田螺、橙子、芹菜同食。
蛤蜊是一種對於可食用雙瞉貝類的泛稱。
在中國古代,蛤、或蚌泛稱具兩片相等的殼的軟體動物,有時特指文蛤[1]。蛤蜊則是指生長在東南沿海中的軟體動物[2]。
在福建地區,蛤蜊通常指泥蚶。
在台灣,可食用的雙瞉貝類都被泛稱為蛤蜊,如文蛤、花蛤、粉蛤、竹蛤,相當於古代的蚶、車螯和花蛤。居住在海水中的,臺灣閩南語稱蚶仔(ham-á),主要是指文蛤。居住在淡水中的,臺灣閩南語稱蜊仔(lâ-á),或蜆,通常是指河蜆。
雙殼類通常棲於淺海、淡水或河海交界的砂質或泥質的水底。有較高的食用價值
趕快動動手指分享出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