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最愛購買隱僻無聞的便宜書和斷版書。他說:「在灰燼里拾到一顆小珍珠,是比在珠寶店櫥窗內看見—粒大珍珠更為快活。」 林語堂將自己的傳記取名為《狂吠的專家》,不料被上海密勒氏評論報社的英文版《中國名人錄》作為林的身份編了進去。潘光旦說:「這編輯有改正的責任,否則嬉笑怒罵盡成文章,名人錄變做滑稽列傳了。」 沈鈞儒愛石藏石,由張仲仁、侯外廬分別題寫「與石居」書齋。郭沫若題詞有:「磐磐大石固可贊,一拳之小亦可觀。與石居者與善游,其性既剛且能柔。柔能為民役,剛能反寇讎。先生之風,超絕時空,何用補天,以召童蒙。」 在趙元任與楊步偉結婚40年紀念會上,有人將趙比之是《西遊記》里的唐僧,說唐僧所以成功,應歸功於觀世音菩薩的保護,而楊步偉就是他的觀世音菩薩。 周作人藏線裝書《越諺》,在扉頁上蓋「苦雨齋藏書印」及「會稽周氏所藏」章外,還用毛筆在書眉上寫有「昨日過北海,悠然見南山」之句。「南山」何指,已成啞謎。 王力向妻子學蘇州活,向保姆學廣州話。除福建方言,其他方言他都能說。 顧頡剛有藏書6萬餘冊。1952年全國院校調整,他和十幾個教授都被集中到了復旦大學。但顧頡剛提出一個要求:由於他的藏書比其他教授多,請讓他多占三戶教授的住宅,等他死後,全部圖書都贈給學校。此事久未解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調他去任研究員,他把所有藏書用火車運去了北京。
【考古學家夏鼐】 1956年,郭沫若、沈雁冰、范文瀾、鄧拓、張蘇和吳晗打報告請示國務院,要求挖掘明長陵(永樂帝墓)。但鄭振鐸、夏鼐不同意。後來由國務院下指示,挖掘明定陵(萬曆帝墓),此後不准再挖掘古代帝王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