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救妹妹,猶太女囚以身體酬謝納粹看守,最後卻愛上了他

@ 2016-06-26

羅密歐與朱莉葉的故事,向來為人所傳頌。敵對家庭的年輕男女,衝破重重阻礙,追求浪漫愛情,看得很多人眼淚直掉。 在中國,類似的故事,是「梁山伯與祝英台」——說到這名字,想起昨天在我家後院樹上,看到一隻小鳥,渾身白色,一根尾羽,有二十多厘米長,我們叫它梁山伯。它的配偶,長得跟它一樣,只不過,顏色全紅,我們叫它祝英台。 今天要述說的愛情,發生在一個納粹德國奧斯維辛集中營看守與一個猶太女囚之間。 女囚叫海倫娜,斯洛伐克人。被送進基本上有來無回的奧斯維辛之後,她被分配到一個叫「加拿大」的工廠里——我覺得起這名字,是否代表著德國先在集中營里建立對全世界的統治呢?或許,裡頭還有一些地方,叫做「美利堅」?「英吉利」?

納粹軍官叫弗蘭茲。 他掌握著對囚犯們生殺予奪的大權。並非他是集中營最高指揮官,而是他的任務,是,當悶罐車拉來又一車猶太人時,他站在車箱門口,指手畫腳。

你,左邊;你,右邊。 左邊的,直接送到毒氣室;右邊的,還留著一條命,給德國人做工,直到他們被累死、餓死或者因其它原因,驅趕到毒氣室、扔到焚屍爐。 海倫娜被歸到了右邊。 她長得並不是很漂亮。但男女之間的感覺,就是那麼奇怪,在一瞬間,就能定下。 或許,弗蘭茲當時就已經看上了海倫娜。然這種感情的確定,還得過一段時間。 一天,弗蘭茲裝模作樣巡查到海倫娜的工位,扔給她一張紙條。海倫娜嚇得不知所措。她迅速撕毀了紙條。她只看到了一個字,「愛」。 在之後的日子裡,弗蘭茲時不時送點餅乾,給她些好吃的,安排些輕活。她當然知道他是什麼意思。但作為被剝奪了一切送進集中營的猶太人,她對德國人有著刻骨的仇恨。

(左一為弗蘭茲) 對弗蘭茲而言,轉機發生在海倫娜的妹妹以及她的兩個孩子被送到集中營的時候。 海倫娜是怎麼得到消息的,不得而知。但她懷著試一試的想法,告訴了弗蘭茲。後者迅速跑往那條通往毒氣室的長隊,救下了她妹妹——可,兩個孩子,他沒能救下來。 海倫娜知道,也許接受他的愛,能讓她與妹妹活下來。 在死亡面前,任何生存的機會,都顯得那般寶貴。何況,這不是她主動出賣靈魂與肉體,她覺得,弗蘭茲,是真心對她好——甚至在有那麼一個時間點,她不覺得自己是猶太人,也不覺得他不是猶太人,而是像戰前一樣,他們是情侶,不必考慮血統跟民族。 當然,弗蘭茲是對她有感覺,同時,也有慾望。 他們發生關係,這是必然的。你可以說是情到深處自然來,也可以說是利益的交換,反正,靠著與弗蘭茲的感情,海倫娜姐妹終於活到了盟軍到來的那天。 而等待弗蘭茲的,是正義的審判。 他確實對海倫娜好。但不代表著他就是個真正的好人。在納粹德國逼良為娼的體制下,偶爾露出人性的弗蘭茲,更多的,展現的是魔鬼的一面。 無數人在他按下電鈕之後,在毒氣室里痛苦身亡;很多男人、女人,受到他毫不留情的毒打。 然而,由於海倫娜姐妹在法庭上替他作證講好話,他最終被判無罪——且海倫娜在後來接受採訪時坦言,臨到戰爭結束時,她發現自己已愛上了他。

(海倫娜姐妹) 我們知道,在對納粹德國戰犯們的審判中,有句著名的話,槍口抬高一寸。固然是制體使你不得不作惡——否則,等待你的,是自己人的軍事法庭,除非你願意為了良心而失去自由或生命——但你卻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使那些惡,不那麼強烈慘烈。 不要以大家都這樣,不得不如此為藉口;不要以隨波逐流為理由。尤其在和平年代,人的選擇,多得很。不做那份工,也餓不死。不管何因,心存善念的那一刻起,其實已像弗蘭茲一樣,在救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