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大便上來預知寶寶健康問題,媽媽知道麼

@ 2016-06-26

媽媽知道嗎?寶寶出生後的排便很重要的,從寶寶出生後的24小時內排出來的胎糞就已經可以看出寶寶的消化功能便是否正常了,寶寶在出生24小時內沒有排出胎糞的時候媽媽需要警惕寶寶有沒有形成肛門閉鎖或是消化道畸形。

寶寶出生後,媽媽就開始了哺乳過程,母乳喂養的寶寶吃母乳-消化吸收-大便形成-排出糞便,大概需要3-4個小時少量多次的排便,所以媽媽在給寶寶更換的尿片時候每次會看到尿布上沾有少量糞便,媽媽不用擔心,這並不是腹瀉,而是因為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不能控制肛門的肌肉所引起的

小寶寶大便的次數和顏色形狀均與每天媽媽的的飲食也是密切相關的。

正常大便

1.純母乳喂養的糞便 外觀呈金黃色,糊狀,無臭,有少量奶瓣,像軟膏一樣,呈酸性發應

2.牛乳類喂養的糞便 外觀呈淡黃色,較干厚,多成型,含乳凝塊比較多,有臭味,鹼性或是中性反應

3.混合喂養的糞便 母乳加奶粉喂養的大便和乳類喂養的孩子基本相同。若添加奶糕或米粉;孩子的糞便就比較軟,量比較多,顏色有點暗褐,臭味明顯。若添加蔬菜泥,孩子的大便可能是菜色的或是綠色,這都是正常的,大便接近成人。

異常大便

媽媽要注意,在沒有改變寶寶食物種類的基礎上,寶寶的大便次數突然增加,變稀的情況下視為異常

寶寶大便惡臭明顯,可以考慮寶寶對蛋白質消化不良,有酸味,泡沫比較多考慮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大便外觀比較油膩奶瓣多考慮脂肪消化不良,大便干便秘是因為蛋白質過高,水分少,腸蠕動過慢,大便為黑色的話可以考慮含鐵食物比較高,大便帶血絲,考慮肛裂的可能性存在,大便呈灰白色,考慮梗阻。

媽媽的自我成長,才是對孩子最好的禮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