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海洛因更強毒品在美擴散 毒性是海洛因50倍 中國處方止痛藥泛濫美國

@ 2016-06-25

翻攝《華爾街日報》

鴉片類止痛藥芬太尼(fentanyl)遭濫用成癮問題在美國越來越嚴重,日前過世的西洋歌壇傳奇王子(Prince)也是因為服用過量芬太尼致死。而根據美國緝毒署(DEA)調查,大量在美國流通的芬太尼藥丸以及製做芬太尼的原料和壓藥丸機等設備,居然都來自中國。

據美國疾病預防管制中心(CDC)統計,美國因吸食過量芬太尼致死的人數在2013-2014年間暴增了80%,相較之下,死於吸食過量海洛因的人數只成長了26%。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芬太尼(fentanyl)的毒性是海洛因的50倍,去年春天中國海關查獲了70公斤芬太尼和乙醯芬太尼(acetyl fentanyl),由於沒有採取適當防護措施, 6名海關人員事後發病,其中1人陷入昏迷。美國緝毒署表示,該批芬太尼藏在貨櫃內,走私的目的地是墨西哥,出貨者為了躲避檢查,透過5家物流商輾轉送到海關。經過調查,研判該批芬太尼的背後有龐大的毒品分銷網絡,源頭都來自中國,走私到墨西哥之後,再輾轉進入美國。

美國緝毒署在加州洛杉磯一處民宅查獲地下芬太尼工廠。翻攝《華爾街日報》

翻攝《華爾街日報》

美國官員表示,中國和墨西哥的合作模式有好幾種,其一中國廠商非法出口芬太尼到墨西哥,由墨西哥的毒販集團重新包裝後,再走私到美國。去年春天在中國海關查獲的芬太尼就是依循這個模式。

另外一種模式是,墨西哥毒販從中國進口製做芬太尼的原料及壓藥丸機設備後,在美國或墨西哥的地下實驗室中製做芬太尼。去年伊利諾州聯邦法院審理的芬太尼走私案,就是墨西哥的地下實驗室從廈門進口芬太尼的原料後製作而成的。

根據調查,位於廈門的「Kinbester」公司以每公斤250美元(約8100元台幣)的價格,出口10公斤製做芬太尼的原料「NPP」到墨西哥。該公司人員辯稱工廠並未生產NPP,只是買進賣出,不知道墨西哥客戶訂購NPP的用途。不過,加州「NES」公司化工專家艾斯卡蜜拉(Brian Escamilla)表示,業界都知道「NPP」的唯一用途就是生產芬太尼。

美國緝毒署表示,不肖廠商將芬太尼摻進假冒藥片,出口到美國,黑市買家並不知道這些藥品含有芬太尼。今年春天就有內含芬太尼、但看起來像止痛藥氫可酮的假藥,在北加州造成53人服用過量送醫,其中13人死亡。今年年初也發現抗焦慮藥物贊安諾(Xanax)的假藥也有芬太尼成分,造成佛州3人死亡,另有6人的死因也被強烈懷疑與這批假藥有關。

除了藥丸之外,來自中國大陸的壓藥丸機近來也在美國流竄。中國的出貨者,通常以其它商品名目如「打孔機」等出口到美國,或者是將機械拆解後再出口到美國組裝,以規避美國海關查驗。

翻攝《華爾街日報》

今年3月,美國當局就在洛杉磯破獲地下芬太尼工廠,其原料和壓藥丸機就是以「打孔機」的名目抵達洛杉磯國際機場。緝毒署人員抵達現場時,全身穿著防護衣,查獲13公斤的芬太尼藥丸以及一部重達235公斤的壓藥丸機。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大陸的化工產業是芬太尼非法交易蓬勃發展的原因,中國雖然禁止芬太尼的非醫學用途,但因為監管不足,導致中國企業持續非法出口芬太尼及相關商品。另外,美國要求進出口壓藥丸機必須是用於「合法用途」、而且要向緝毒署報告,但中國沒有相關規定,美國雖屢次要求中國合作打擊毒品,但中國卻一直沒有打擊芬太妮走私的動作。也有美國官員表示,由於芬太尼在中國並不流行,北京當局對這類藥物的管制缺乏動力。

美媒稱,今年5月,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美國國會參議員帕特·圖米致函美國國務院,敦促國務卿克里就近年在美國急速擴散的芬太尼類藥物(Fentanyl)生產以及其原料進出口等問題向中國「施加更多壓力」。

美國之音電台網站6月24日刊登題為《致命芬太尼困擾美國緝毒局 中國是主要源頭》的報道稱,帕特·圖米說:「這些藥物是非常致命的,我們知道它是從哪裡來的,我認為我們應該投入更多的壓力,中國要有所作為。」

報道稱,針對參議員圖米的要求,美國國務院表示目前正在跟中國交涉,希望中國能響應和支持國際間對這類藥物的控制,並在中國相關法令「落實到位之前,擴大中方自願合作的範圍。」

芬太尼類藥品屬於麻醉藥物,其效力可比海洛因強幾乎50倍,但因為原材料是化學品而非罌粟,它的製作過程比海洛因更簡單,而且成本更低。

自1960年代起,合法製造的芬太尼一直被用作止痛藥或麻醉劑。然而在近年,非法入口的芬太尼正以驚人的速度在美國擴散,加劇了美國鴉片類藥物成癮問題的惡化,導致美國因藥物過量而死亡的人數急速上升。

報道稱,與此同時,假冒芬太尼類藥品的問題也在美國各地泛濫,今年初就有16人分別在加州和佛羅里達州使用了假冒芬太尼類藥品,導致他們因藥物過量而死。

美國緝毒局認為,販毒集團會從中國直接走私芬太尼到墨西哥,或者從中國進口芬太尼原料至墨西哥,然後在自己的制毒實驗室里大量生產,無論藥物最後是透過墨西哥或是加拿大邊境走私進入美國,它的「主要源頭」都是中國。

2015年春天,中國海關曾截獲國內首例芬太尼毒品走私案,共繳獲芬太尼46.866千克。而同年一宗伊利諾州販毒案的文件則顯示,一個墨西哥制毒實驗室所用的原料來自中國廈門。今年3月,孟菲斯市和洛杉磯市海關分別截獲來自一間浙江公司的芬太尼製藥工具。而就在上周,聯邦調查人員在康乃狄克州逮捕了一個9人的販毒團伙,他們涉嫌在網上從中國購買芬太尼,然後走私到美國販賣。

報道稱,雖然中國政府一直都有相關法律限制芬太尼類藥物的生產和進出口,但是中國龐大的化工產業缺乏監管,加上芬太尼的主要原料不受中國國內法規和聯合國公約限制,因此即使美國法律規定芬太尼類藥物貿易需要向美國緝毒局報告,同時芬太尼原料的生產和貿易也受到監管,這類藥物的走私以及其原料的貿易在中國和墨西哥之間依然發展蓬勃。

有美國官員表示,由於芬太尼在中國國內並不流行,中國政府對這類藥物的管制缺乏動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