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撫觸是通過撫觸者的雙手對嬰兒的皮膚進行有次序的、有手法技巧的科學撫摸,讓大量溫和良好的刺激通過皮膚傳到中樞神經系統,產生積極的生理效應。
對嬰兒進行撫觸有很多好處,可以刺激寶寶的淋巴系統,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改善寶寶的消化系統功能,促進母嬰間的交流,令寶寶感受到媽媽的愛護和關懷。
在對嬰兒進行撫觸時,保持房間溫度在25度左右,每次做撫觸的時間以15到20分鐘以內為宜。
媽媽、寶寶都應採用舒適的體位,室內安靜、清潔,可以放一些輕柔的音樂,有助於媽媽、寶寶彼此放鬆。
最好選擇在寶寶不易太飽或太餓的時候進行,或在游泳以後全身放鬆的狀態下進行。還要為寶寶預備好毛巾,紙尿褲及替換的衣服。
當然了,在做撫觸前,指甲需修剪平整,並將首飾摘掉,媽媽應先用肥皂水清洗雙手後溫暖雙手,準備好尿布、潤膚油、一條幹凈的毛巾。
嬰兒撫觸的步驟需要輕柔小心,臉部撫觸、頭部撫觸、胸部撫觸、手臂撫觸、腹部撫觸、腿部撫觸、背部撫觸,每一個部位都能對寶寶起到很好的作用。
切記不要在寶寶過飽、過餓、過疲勞的時候進行。否則不但不能讓寶寶享受親子之間的快樂,反而讓他對此很反感。
力度要適宜,根據寶寶的感受隨時做調整。通常的標準是:做完之後發現寶寶皮膚微紅,表示力度正好;如果寶寶的皮膚不變顏色,說明力度不夠;如果只做了兩三下皮膚就發紅,說明力度太大。
媽媽在給寶寶撫觸時,不一定要按照從頭到腳,從左到右的順序,也不必循規蹈矩,可以按照寶寶的喜好來安排撫觸的順序及按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