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呱呱墜地,肚臍是媽媽留給寶寶的一道傷口,同時也是一種恩賜。這小小的部位很容易會因護理不當而感染髮炎,該如何好好精心地護理呢?
臍帶護理三大原則
臍帶脫落的時間,會依寶寶情況而有所不同,一般在出生後1~2周會脫落。只要遵循臍帶護理的三大原則,就可以輕鬆照顧寶寶了。
第一:要保持乾燥。在寶寶臍帶脫落前應保持乾燥,尤其洗澡時不慎將臍帶根部弄濕,應先以乾淨小棉棒擦拭乾凈,再執行臍帶護理。
第二:要避免摩擦。紙尿褲大小要適當,千萬不要使尿褲的腰際剛好在臍帶根部,這樣在寶寶活動時易摩擦到臍帶根部,導致破皮發紅,甚至出血。
第三:要避免悶熱。絕對不能用面霜、乳液及油類塗抹臍帶根部,以免臍帶不易乾燥甚至導致感染。
臍帶護理五個細節
在護理新生兒的臍帶時一定要注意一些具體的細節。
1、在護理臍帶部位時一定要洗手,避免手上的細菌感染寶寶臍部。
2、在寶寶洗澡的時候,在臍帶脫落前,不要讓臍帶沾水。如果在新生兒階段給寶寶游泳,一定要帶上防水貼。
3、臍帶及其周圍皮膚要保持乾燥清潔,特別尿布不要蓋到臍部,避免尿液或糞便沾污臍部創面。
4、千萬不要用紫藥水,有的寶寶肚臍很長時間不脫落,或脫落後化膿的,有些老人為了乾燥臍帶就要給寶寶用紫藥水擦拭,這個方法以前的時候經常使用,但現在醫學上不提倡這個方法,因為紫藥水的乾燥效果僅限於表面,而酒精的乾燥效果是從裡到外的乾燥。
5、每天要用75%的酒精棉簽擦拭2遍,早晚各一次。棉簽不可二次使用。消毒時要甩掉棉簽上多餘的酒精,轉著棉簽從寶寶肚臍孔里自內向外進行消毒。消毒一遍後,換一根棉簽,重複以上動作。最後,再換根棉簽消毒肚臍周圍的皮膚。
臍帶脫落後臍窩內常常會有少量滲出液,此時可用75%酒精棉簽卷清臍窩,然後蓋上消毒紗布。如果臍窩有膿性分泌,其周圍皮膚有紅、腫、熱、且小兒出現厭食、嘔吐、發熱或體溫不升(肛表溫度低於35攝氏度),提示有臍炎,應立即去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