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失眠,它已經流行千年,你竟然還不知道。。。

@ 2016-06-22

治失眠,它已經流行千年,你竟然還不知道。。。

【導語】

如果不是心裡有事,誰都想早睡晚起。但即便再累,躺下就是睡不著,早上還得上班,孩子、老人要養……

完了,越想越睡不著了,一點了。。。

失眠背後的秘密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弱了,生血的能力差,血不足就導致不能很好的養心。

為什麼血不足以養心就會導致失眠?

《黃帝內經》云:「心舍神」,神就好比是身體的司令,平時它在腦里辦公,住在心裡。

如果身體氣血津液不足,不能很好的養心,「神」無法順利回家休息,就導致失眠了。

治失眠,有它就好!

江湖傳言:

失眠是現代病,它與壓力焦慮等等直接相關,但古人就吃得香睡得著。

大概100年前的嵊縣(今紹興境內)有一個姓吳家的產婦,出了月子之後突然高熱口渴,汗出不止,心悸失眠。吳氏一家還有些經濟實力,請當時的名醫張錫純到家裡醫治。張錫純生於1860年,也就是火燒圓明園那一年。他是中西醫匯通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現代中國中醫學界的泰斗級人物。

張錫純到吳氏家裡診斷之後,先是自己開了一方,吃完沒用;然後用張仲景著名的酸棗仁湯,也沒用;再用歸脾湯,還沒用。一代名醫張錫純有點懵了,這咋辦呢?這時候旁邊有一人說,要不用我們的補藥試試?張錫純沒搭理他,懂什麼呀,胡說八道。

沒想到第二天,這個產婦的公公一大早來找張錫純,說產婦的病好了,昨晚就沒失眠,睡了一宿!張錫純更暈菜了,拿來公公熬完的藥渣一看,這不是茯苓嗎?

張錫純呆坐半晌,「危坐思之」,突然明白了茯苓在其中的功效。

後來他專門針對茯苓做了深入研究。越研究越發現茯苓是個利濕健脾安定心神的好東西。他在著作《醫學衷中參西錄》里不但詳細寫了這個案例的經過,也對茯苓的功效做了不少總結。從治療失眠上看,茯苓確實有獨到的功效。

茯苓怎麼治的失眠?

茯苓氣味甘平、無毒,主胸脅逆氣…寒熱煩滿,久服安魂養神。

——《神農本草經》

① 茯苓粥

此方也是三蘇長壽秘方。

因蘇轍少時多病,32歲那年,蘇轍結識一位孫醫生,食茯苓,一年疾竟愈。此後,他便研究藥物養生。他認為,茯苓乃補腎脾之養生珍品,可「解急難於俄頃,破奇邪於邂逅。」

遂創作《服茯苓賦並引》

「松脂流入地下為茯苓,茯千歲,舉則為琥珀」。服茯苓「可以固形養氣,延年而卻老者」,若久服則能「安魂魄而定心志」。

將茯苓做成粥,是因為粥最易消化吸收,能快速幫助我們補充身體津液水平,津液足,血足,血能養好心,是保證良好睡眠的前提。

食材:

茯苓15g、大棗4枚、大米100g

做法:

1、茯苓提前浸泡2小時,大棗和大米清水洗凈。

2、除大棗外一起倒入鍋內,放入3瓶普通礦泉水的分量的清水,大火先燒開,然後轉小中火繼續熬煮30分鐘,放入大棗,再煮10分鐘即可。

四神湯

在諸多用到茯苓的補益食療方里,最出名的一定是「四神湯」了。由芡實、茯苓、山藥、蓮子組成,配合性溫的糯米,搭配在一起,祛濕健脾,安神助眠。

食材:

四神湯一份

做法

1、所有食材清水洗凈,溫水浸泡1小時。

2、一起倒入鍋中,添加1000ml(約)的清水,大火燒開,轉中火繼續煮50分鐘。

美國睡眠基金會最新建議,26~64歲成年人每日睡眠時間以7~9小時為宜。

而咱們中醫講睡覺就是給身體充電得過程,從而保證第2天的正常活動。

中醫的「子午流注」中把人的臟腑在12個時辰聯繫起來,環環相扣,十分有序。

子時 (23點至1點),膽經最旺。

丑時 (凌晨1點至3點),肝經最旺。

寅時 (凌晨3點至5點),肺經最旺。

辰時 (早7點至9點),胃經最旺。

午時 (11點至13點),心經最旺。

由此可以看出,晚上11點前就要入睡了,早起一定要吃早飯!

小主千歲致力於用系統化的中醫理論,和最健康的食材進行養生,為您提供有趣的養生知識,更多營養美食的細緻做法,可以微信搜索公眾號「小主千歲」關注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