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蛋白不健身!但90%的人都吃錯了!
健身!吃是一門學問!說起健身的吃,就不得不說高蛋白!蛋白質是合成肌肉的必需元素,也是所有健身愛好者最關心的一個問題!蛋白質很重要,所以關於蛋白質的話題就有了很多誤區!
※想練肌肉就要喝高蛋白飲品?
※練半天練不出肌肉,只好倚靠高蛋白?
※肌肉需要靠蛋白質來修復生長,所以要大量攝取?
※肌肉線條靠減少體脂,所以我該少吃碳水化合物?
關於健身營養!你是不是也有這些疑問?
以下整理出來的要點,能幫助所有有類似疑問的朋友,找到答案!
1.想練肌肉就要喝高蛋白飲品(蛋白粉)?
更多的狀況是,因為運動了一段時間,依舊練不出肌肉,於是開始想尋求吃高蛋白來解決問題。事實上,讓肌肉有效增長,關鍵絕對不會只有「吃」!攝取足夠蛋白質來建構修補肌肉固然重要,但是從天然飲食攝取就十分足夠了!像蛋白粉這一類的補劑存在的意義在於補充日常飲食中不足的部分!普通健身愛好者很容易在日常飲食中獲得足夠的蛋白質,專業運動員和健美運動員需要大量蛋白質,不容易獲取才會選擇!
蛋白質營養補充品的用意是方便及快速,但不能只重視營養品而忽略正常飲食,正常飲食才是一切的基礎:運動完如果是正餐時間,直接吃正餐即可,運動完吃東西,並不會讓你變胖,會讓你變胖的是一口氣熱量攝取太多,一天下來總熱量攝取過多,正餐飲食沒有規劃才是變胖主因!
強度足夠的訓練才能長肌肉,你的肌肉是在睡眠中成長。
想要讓肌肉生長,「優質睡眠」也是一個關鍵,倘若作息不正常,熬夜少睡,都會影響到肌肉生長成效!更不用說,訓練需要足夠的強度和量!多數人的運動強度不足,頻率不夠多,或是運動強度不夠,沒掌握到合適的阻力與休息時間。長不出肌肉的問題出在訓練情況,蛋白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而已。所以,除非你已經做到優質睡眠,適當訓練,營養均衡,這時再來考量是否需要補充高蛋白營養品。
2.肌肉需要靠蛋白質來修復生長,所以日常我要大量攝取?
運動後立刻攝取蛋白質,可以幫助肌肉修補重建與新生成;但不是吃越多就吸收越多,所以,你不需要單次攝取過量!所以,正常飲食下怎麼攝取到足夠蛋白質?
※、如果你是有規律運動的健康成年人,每公斤體重攝取0.8-1.7g的蛋白質。通常健美運動員才需要每公斤體重攝取2g以上,一般人,可以取整數1g來計算比較方便。假設一個50公斤的運動女生,每天攝取50g的蛋白質便足夠。
※、蛋白質絕對不是吃越多越好!當你攝取的蛋白質,超過身體需要用來建構肌肉和其他組織的量時,便會轉成脂肪儲存!
※、慎選食物的蛋白質質量!是否容易消化吸收?是否包含所有必需胺基酸(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胺基酸)?都是選擇食物要考量的點。
根據「蛋白質消化率校正胺基酸評分PDCAAS」評估,高質量的有:「蛋類」「奶類」「瘦肉類」 「魚蝦類」「禽類」大豆蛋白等等!
除了評估蛋白質量,也別忘了考量食材的其他因素,例如微量元素(維生素和礦物質)占比其他熱量!
3.肌肉線條靠減少體脂,所以我該少吃碳水化合物?
兼職的時候合理控制碳水合物的攝取是有必要的!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它才是我們身體重要動力(能量)的來源!很多人減脂的時候碳水化合物吃少的可憐,早上吃一點下午以後就不吃了!靠高蛋白來支持!事實上,光顧著蛋白質補充,忽視碳水化合物攝取,同樣會讓你變成難以養肌的身體!對於能量的補充,從碳水化合物是最多也最直接的,當碳水化合物不足時,才會靠蛋白質去產生能量;這是我們最不想發生的狀況,因為,沒有人想要辛苦鍛鍊的肌肉被分解流失!
肌肉流失的後果相信大家不願看到吧!
所以,請記得,運動後不能只補充「純高蛋白」而忽略掉碳水化合物,特別是強度較高的運動!身體必須補充熱量,去進行後續的代謝,碳水化合物是直接最快被身體吸收的能量來源!讓身體始終保持在「代謝合成」狀態下,而非「分解合成(能量缺失)」狀態
最後提示關於高蛋白營養品,你該知道的事:
高蛋白營養品種類繁多,部分產品熱量頗高,當你運動強度不足,又攝取大量熱量進來,卡路里的攝取大於消耗,不但沒長肌肉還可能導致體脂變高!
高蛋白營養品種類多:包含「含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或「以蛋白質為主」產品,營養標籤上都會載明,務必要看清楚!運動後身體不只需要蛋白質,更需要碳水化合物的補充,以利身體處在良好代謝合成狀態。所以,如果真的要吃,選擇哪一種,這點務必納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