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個月,是寶寶口腔感知覺發展的關鍵期,
粑粑麻麻要抓緊訓練他們的咀嚼和吞咽功能,
要知道,寶寶進食不是天生就會的,麻麻要給他們搭建好引入固體食物的橋樑哦。
6個月後,寶寶可以吃輔食啦:
輔食,從穀物起步,不容易過敏,再添加蔬菜泥和果泥,
葷菜(魚泥、肉泥、肝泥、蛋黃),你們等等啊,營養再好,也要有排隊精神,知道不?
其實啊,寶寶6個月時有沒有長牙,跟有沒有經常接受固體食物刺激,也成正比哦,
要是一直吃液體或糊狀的食物,不需要咀嚼,乳牙會偷懶噠,
它一遲到,自然拖累了牙齒的發育。
現在,粑粑麻麻知道,寶寶6個月後,要從液體食物過渡到固體食物了,
可看到寶寶費力咀嚼,有些麻麻會心疼,
一心疼吧,就減少了固體食物的量,
寶寶感覺好鬱悶:哎哎,還讓不讓我練習咀嚼和吞咽啦?
12個月時吃東西不好,不是一吃就吐,就是含著不下咽,誰負責?
補鈣=喝骨頭湯?
粑粑麻麻發現寶寶缺鈣了,也給他喂骨頭湯。
其實,寶寶的缺鈣,真正缺的是維生素D。
維生素D不夠,鈣的吸收率就降低,
所以,維生素D才是補鈣的關鍵,骨頭湯表示,望塵莫及。
那麼,維生素D從哪裡來呢?
它傲嬌得很,除了深海魚裡頭有一些,肝、蛋類里就很少了,
乳類、穀類、蔬菜,維生素D看都不看它們一眼。
曬太陽?
理論上可行,陽光促成維生素D生成,
可又有一些研究說,寶寶早期大量陽光照射,可能跟成年後皮膚癌的發生扯上關係,
還是保守點吧:我國提倡,寶寶出生後到3周歲,都要補充維生素D製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