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熱,街邊大排檔受到大家的追捧,而肉質豐盈細膩、嫩滑甘美的田螺,又是大排檔中必不可少的美食。
網上流傳有一名小伙,非常喜歡吃田螺,然後發現自己皮膚變成綠色,到醫院就診大夫從它身體內取出四條肝片形吸蟲,這是怎麼回事兒呢?田螺還能吃嗎?
田螺又稱黃螺、螺獅是軟體動物,它們主要生長在池塘,河間、湖邊、水田中,以水中微生物和藻類為食料。
其實,田螺是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每一百克蛋白質的含量為10.7克、脂肪含量只有1.2克、鈣13.57毫克、磷191毫克、鐵19.8毫克,
其蛋白質的含量可以和牛肉相媲美,而脂肪含量卻低於豬肉牛肉等,鈣的含量是牛羊豬肉望塵莫及的,歷代醫學家也將田螺作為藥用。
為什麼小伙吃了田螺會出現上述的問題呢?
這極有可能與吃加熱不徹底的田螺有關係,因為田螺本身有細菌、寄生蟲,
如果生吃或加熱不徹底,輕則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出現腹瀉、頭痛、頭暈、發熱、面部神經性疾病等症狀。
處理不好的沒有殺滅的寄生蟲,隨之進入身體中,如果寄生在膽總管,使得膽汁淤積,
如果寄生蟲的數量較多可能會導致肝硬化、肝癌等問題,所以切記一定要加熱完全徹底後再食用。
另外建議少買現成做好的田螺,可以去市場購買活的自己回家烹飪,安全係數會更高。
選購時按其蓋處能彈起的田螺是新鮮的,如果按下不動並凹下去的不要買。
其次買回家之後先用鉗子剪去尾巴,再放入水中浸泡,水中要加幾滴香油有利於田螺吐出淤泥、沙子等雜物,
隨後要用牙刷或刷子一隻一隻的清洗後再烹飪,處理乾淨完全加熱後,鮮美無比、肉質細膩的田螺就可以安全端上餐桌大飽口福!
微博:@營養師徐明磊
微信公眾平台:營養師徐明磊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