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量摩托車原理操控技巧

@ 2016-06-19

大排量摩托車原理操控技巧

對一般人而言,重車帶給我們的樂趣,除了騎上它後的那分"快感"外,相信就是"山道騎乘"了吧?但山道騎乘並非賽道騎乘,賽道騎乘講究的就是極致的"速度";但山道並非賽道那樣的封閉,隨時可能有突如其來的狀況發生。但那多元的連續彎道及地形變化與充滿未知的迷人氣息卻也正是山道騎乘迷人的地方。

山道競速比的不是技術,而是誰才是那不要命的蠢小子 —頭文字D

該如何同時兼顧山道騎乘時的樂趣與安全,相信也是許多車友(無論新手或老手)困擾以久的問題。該如何追求更安全、順暢的攻略完一條山道絕對是比該如何在山道上騎的更快要來的重要。而我的個人山道理論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安全第一」、順暢的騎乘技巧才是一切的首位,速度的增加只是附加上去的效果"。山道騎乘的首要目的當然就是以能安全騎完整趟山路,其次要探討的就是如何讓自己能騎的更順暢。而就我個人認為要安全的騎乘公式就是:理解騎車最基礎的"原理",之後在運用原理做為基礎進一步求得順暢的騎乘技巧。所以我的這一系列的騎乘技巧分享文里著重的就是:先讓車友們理解為什麼"車子會有這樣的反應",在去了解"該如何掌控(或避免)車子有這樣的反應"。而本篇騎車知識的來源里部份都是透過日本Rider club里的教學文學習到的,而我在這篇主要也是將我所學習到的知識透過更簡單好了解的方式來傳達給各位車友們!當然,無論是何種教學,都應當是由簡在入深的方式來做說明,所以這篇我也是先以最基礎的概念, 原理下去說明與解釋。

章節.1:上路第一件事,摘除不正確的用車觀念。

前言:

很多新入門的車友常會陷入一種迷思,例如許多老手會勸新手不要一開始就接觸公升級車很危險、跑車太猛你控制不住、V2車扭力大容易失控;等等問題,搞的許多車友都不知該怎麼去選一部真正屬於自己的車。也常會因為那些"既有觀念無形的影響使得自己在操控車輛上找不到屬於自己的節奏。又或是被錯誤的觀念影響使得自己會有種覺得"自己的車怎麼那麼難騎"。所以在實際上路去攻略山道前,要先在這破除一些教士自己"認為"是錯誤的觀念,以供各位車友們參考。

1:公升級車型1、2檔騎就夠用了,600cc級的車才能享有換檔的樂趣!所以公升級車種不適合新手騎!大咖在這邊只是用一般比較常聽到的語氣來形容,實際上這個觀念的起源就是"我的車一檔就能到120km/h了,幹嘛要一直換檔?車子不拉紅區會很沒力不好騎。簡單又白話一點的說法就是"重車就是要拉轉才叫騎重車"。而這種錯誤的觀念也直接的成為了影響到車子好不好騎的關鍵。常有人會說重車很兇很不好騎,沒基礎的人最好不要一開始就選擇大排氣量的車種、油門要很小力的轉,因為重機的油門很敏感、不維持高轉過彎車會沒力會倒車等,但大家靜下心去想,我們騎的是檔車,既然是可以換檔那為什麼還是要只單單用"油門反應"來評斷一台車好不好騎呢?檔位這種東西就是用來幫助你控制你的車的呀。

常聽到的"公升級車新手不好操控",但實際上就是這種錯誤的觀念才導致了公升級車不好操控的假象,在說的直接一點,是騎士本身去讓你的車變的很兇狠,而非車子本身就很兇狠。學會用檔位去讓自己的車變的"乖巧"才是正確的行為,畢竟一般街道騎乘及山道騎乘並非賽道騎乘,我們沒必要讓自己的車隨時處於"緊蹦"狀態。況且高轉速下伴隨而來的是強烈的引擎煞車、過於敏感的動力輸出,這在一般路上是很危險的,容錯率低的操控行為只是在增加自己實際上路時遭遇危險的機率增加而己。高檔位低轉速才是解決車子過於敏感的方法。但有些會無限上綱的人就會說到"難道要我們在市區用六檔2000轉騎嗎?這樣車子不但沒力又危險!",高檔位低轉速的用法當然不是那麼樣的極端,因為每輛車都會因為設定的不同導致扭力/馬力輸出的時間點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我騎M900,4檔轉速2000~3000就很好騎,但碰上了FZ6,可能4檔要到3~4000轉才好騎,先試著找出自己車最適合的轉速區,平時騎乘就將轉速給設定在那個區鹼,不以時速去決定轉速,而是以轉速去決定時速,利用檔位將轉速限制在車輛扭力開始湧出的前一刻,一但你這樣試,就會發現到原本很兇狠的車突然乖巧許多。但有些車友會質疑這樣車的反應不就變慢了?碰到危險的時候就沒辦法馬上拉高轉閃掉了啊!但日常騎乘的時候真的有那麼多需要立即加速脫逃的突髮狀況嗎?況且只要退個檔,力道自然就來了,所以千萬別過度迷信高轉速,老話一句,街(山)道非賽道,給自己容錯率最高的操控方式才是能讓自己長久騎下去的不二法則啊!(而且其實高轉速時連帶的後輪抓地力將會變差,原理將在後段章節與各位說明。

2.將二行程摩托車及汽車的過彎經驗套用在大型重車上!

很多人會把錯的過彎觀念套用在重車上,例如二行程車過彎要維持高轉速避免低轉無力倒致LOWSIDE、汽車需要入彎時降檔提高轉速以增加出彎的流暢性等,這些其實都是錯誤的想法,因為機車就是只有2個輪子,我們不像汽車一樣過彎時有四顆輪子在支撐,若是以高轉速入彎將會造成後輪的負擔加大,若油門操控的又不夠細膩,那就只有LOWSIDE一途了。除了滑胎車外,慢入快出己是各式車型過彎的基礎知識,但高轉速入彎與低轉速入彎的差異是非常明顯的,這點將於章節.4、5里與各位車友們說明。

3.過度依賴輪胎提供的抓地力。輪胎好的確會增加抓地力,但大家卻忽略掉其實輪胎真正的抓地力來源是源自於騎士本身的操控,過度依賴輪胎本身的抓地力就很容易造成危險,這不得不輕視!我們要靠的不是輪胎本身給你的抓地力,而是你該如何去給輪胎抓地力才是正解!

4.壓的低才會吃滿胎!很多人會認為車子要壓的很低才有辦法將輪胎給吃滿,實際上並非如此,學會不用壓很深也能將輪胎吃滿才是道路騎乘安全性提升的必備技術!

5.這個彎要用幾檔過幾檔過才行,入彎要退檔才行!

許多車友常有一種潛意識,就是面對彎道時會認為"這個彎就是要用幾檔過才行",用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下去過彎反而會造成自身在轉速設定上的問題!

簡單的說,教士在這系列安全騎乘技巧分享文里強調的就是一個技巧"高檔位低轉速",車子會凶其實就是人造成的,是騎士自己選擇用錯誤的方式讓車子很兇。我們不是賽車手,沒必要去和車比狠,所以我們該做的就是用正確的檔位知識來馴服重車這種兩輪野獸,與她硬碰硬比狠,比他狠你也沒獎品,比輸了賠上了可能不只是金錢而己,所以我這一系列的分享文著重的就是以"先讓車子變乖巧後在下去操控",這樣既能達到安全操控,也能增加騎乘樂趣。而為什麼要說速度變快只是附加效果?因為當你己經習慣與掌握住自己的車後,不就自然的也能讓自己的速度慢慢提升了嗎?(但變快這個選項永遠不是山道里的第一順位,我們該追求的是安全與順暢的享受山道才對!所以也在次的強調,我分享的不是變快的秘訣,更不是套用在賽車場上的技巧。我所分享的都是讓大家能更安全與流暢享受山道騎乘的技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