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行善多念佛,煩惱全解脫...所謂「種如是因,得如是果」

@ 2016-06-18

眾生行善多念佛,煩惱全解脫

眾生行善多念佛

一生不謎惑

有人不明因與果

生死在顛簸

有人常行菩薩道

煩惱全解脫

所謂「種如是因,得如是果」因果就是這樣相生相長的,一個人,要想在明日得到福果,就要在今天種下善因,今日行善、植福,明日才能得福。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塊福田,只有將這些善種子播撒下來,才能得到來日的收穫。如果福田裡不播善種子,就會長滿無明的雜草。所以,要勤耕作,多行善才可以不斷精進,消除惡業、消除內心的煩惱,讓自在的善種子生根發芽,使自己無論什麼時候都內心舒朗,讓自己的心靈沃土收穫無量的善因福果。

種什麼因,接什麼果,但卻不要執著,不要放在心上,只求盡力去做,這樣才沒有痕跡,沒有掛礙。

就像《金剛經》中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才是真正的福報,就會把福德變成功德了。學佛的人有一個原則,那就是盡本分行善,隨緣行善,而不是專門為了求功德才做好事。

我們用善心、善行來培養福果,才可以在無形中減輕和消除以前種下的惡。

人無完人,我們難免會在生活中做錯事情和栽跟頭,沒有這些挫折就不會讓我們更深地體悟生活、更冷靜理智地面對人生。有時福也是禍、禍也是福,它們是相互轉化的,我們只要承受,儘量讓自己把握內心向善的方向就可以了。

因果的定律並非是佛陀制定出來的,它其實是宇宙自然本來運行的規律,永遠地客觀存在著。因此,善有善報、惡有惡懲也是一種客觀存在,人要改變命運只有多造善因,去發善心、行善事,才可以得福果。

行善的關鍵是一顆善心,行善還是作惡,往往決定於人的一念間,一念善就是福,一念惡就是禍。

《佛說無量壽經》云:善人行善,從明得明,惡人行惡,從苦得苦,從冥得冥。。就是說:行善的人,一定會得善的【好的】果報,,行惡,必定得惡果,,這是自然規律,因果報應,通三世,絲毫不差。

一個人用金錢解人之困,令人心生感激,是行善;

用財物去救濟窮人,供養父母師長,也是行善;

用自己的學問教人進德修業,是行善;

用體力行動,執役服勞,也是行善;

用言語來讚美別人,隨喜功德,或鼓勵他人上進,都是在行善。

網絡雖虛擬,但網絡無距離,只要你用心的感受也會發現,真情無處不在。

佛陀說,一個人的福報非常重要。有福報的人,不管走到哪裡,都會無比順利,祥和一片。善良為本,心無邪念,是做人之德。

度量撐船,寬恕懷平常心,人生無愧。佛學養生之道,因果善福來。

平生修一顆善心,人生要懂得行善

世間做一個好人,生活要懂得善待

從平凡看生活,會看見快樂

從善念看他人,會看見慈悲

從寬容看是非,會看見解脫

在這祝福佛友們,都有一顆善心,一顆愛心,一顆平常心,開心快樂禪意一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