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上午10時左右,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衛星三十號送入太空。據官方媒體報道,該衛星用於民用領域。
但是有西方媒體分析指出,中國遙感系列衛星本身就是軍用偵查衛星,此次發射的遙感衛星三十號在性能上更加完善,如此一來,中國在太空的偵查能力將會 更加完善,用西方媒體的一句話來說,那就是美國白宮官員或因此而變得夜不能寐,連晚上準備和老婆愛愛用的派唎森都沒了用武之地。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相關人士1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介紹,從2006年遙感一號衛星發射成功至今,中國已經發射30顆"遙感"系列衛星,形成一個龐大的遙感衛星網。
從衛星的在軌壽命等因素來推算,遙感三十號衛星有可能是替代壽命到期衛星進行的發射。這名專家表示,一般情況下,衛星的壽命為2-5年,進行補網發射有助於維持衛星星座的相關功能。
雖然中國官方一再強調遙感系列是用於科學實驗和國土資源普查等方面,但西方媒體和機構對此始終猜測不斷。英國《簡氏防務周刊》此前就表示,分析人士相信"遙感星座"用于海洋偵察監視。
中國專家認為,中國擁有大量海洋國土以及漫長的海岸線,海洋氣候對於中國東部、東南部的影響非常大,海洋監測的系統性要求必須進行大範圍監測,衛星是最有效的手段。對此沒必要指責和猜測。
不過,中國國土面積廣袤,還有大量陸地國土需要進行防災減災等民用監測,因此"遙感"星座里應該既有用于海洋方向的,也有用於陸地方向的。
該專家強調,走向深藍的中國海空力量確實對應用天基信息存在需求,但目前尚未有明顯跡象表明"遙感"系列是海洋偵察衛星,外媒的猜測缺乏令人信服的證據。
不過,中國國土面積廣袤,還有大量陸地國土需要進行防災減災等民用監測,因此"遙感"星座里應該既有用于海洋方向的,也有用於陸地方向的。
該專家強調,走向深藍的中國海空力量確實對應用天基信息存在需求,但目前尚未有明顯跡象表明"遙感"系列是海洋偵察衛星,外媒的猜測缺乏令人信服的證據。
目前,中方已公開高分二號民用對地遙感衛星的解析度,最高可達0.8米,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準備2022年左右建成的商業遙感衛星網更是高達0.5米,據此推測,軍用偵察衛星的解析度或將更高。
根據計劃,中國準備在2030年前,實現在軌運行138顆實時觀測衛星,形成全天時、全天候、全譜段數據獲取能力,實現全球任意地點的十分鐘以內重訪能力,可為中國飛彈武器目標指示系統提供世界最高的時間解析度和空間解析度。
軍事專家指出,中國的東風-21D和東風-26中遠程彈道飛彈,以及長劍系列遠程巡航飛彈,都以美國等強敵的空軍基地、航空母艦和水面艦隊為目標, 在進行發射前的目標偵察、目標指示和彈道規劃時,需要保持至少半小時的目標刷新率,以實現近於實時的數據更新。按照中國衛星的發射速度,到2020年中國 將建成一個全球實時偵察衛星網絡,全球任意地點的刷新率達到半小時以內,到2030年,這個時間被縮短到十分鐘。
這意味著美國航母就像漂在澡盆里的橡皮鴨子一樣無所遁形,可以由中國的領導人在聯合作戰指揮中心裡,通過實時衛星視頻,輕點滑鼠,挨個點名消滅目 前,中方已公開高分二號民用對地遙感衛星的解析度,最高可達0.8米,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準備2022年左右建成的商業遙感衛星網更是高達0.5米, 據此推測,軍用偵察衛星的解析度或將更高。
根據計劃,中國準備在2030年前,實現在軌運行138顆實時觀測衛星,形成全天時、全天候、全譜段數據獲取能力,實現全球任意地點的十分鐘以內重訪能力,可為中國飛彈武器目標指示系統提供世界最高的時間解析度和空間解析度。
軍事專家指出,中國的東風-21D和東風-26中遠程彈道飛彈,以及長劍系列遠程巡航飛彈,都以美國等強敵的空軍基地、航空母艦和水面艦隊為目標, 在進行發射前的目標偵察、目標指示和彈道規劃時,需要保持至少半小時的目標刷新率,以實現近於實時的數據更新。按照中國衛星的發射速度,到2020年中國 將建成一個全球實時偵察衛星網絡,全球任意地點的刷新率達到半小時以內,到2030年,這個時間被縮短到十分鐘。
這意味著美國航母就像漂在澡盆里的橡皮鴨子一樣無所遁形,可以由中國的領導人在聯合作戰指揮中心裡,通過實時衛星視頻,輕點滑鼠,挨個點名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