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考古學家已陸續找到埋藏已久的石板、金幣和巨大雕像,它們顯示這個港口在當時有多麼重要。
埃及古城席哈克萊奧復原圖。
曾裝飾席哈克萊奧神廟的巨型哈比神紅色大理石頭像從海底被提起。
「沉沒的城市:埃及失落的世界」展覽5月19日開始在大英博物館舉行,展覽時間持續半年。展期結束後還將在2017年移步蘇黎世萊特博格博物館。
過去幾個世紀以來,關於1200年前沒入地中海的埃及古城席哈克萊奧(Heracleion,又稱索尼斯〔Thonis〕)存在的證據,就只有古文獻裡的記錄。據載,席哈克萊奧在法老時代末期達於鼎盛,當時是極度繁華富裕的港埠,也是進入埃及的必經之地,就連特洛伊的海倫都曾造訪這兒。
學者雖普遍相信過去確實有這個城市,但沒有人知道能否找到它──直到2000年它在距離埃及海岸6.5公里的海域被發現。至今考古學家已陸續找到埋藏已久的石板、金幣和巨大雕像,它們顯示這個港口在當時有多麼重要。尋找這座失落之城可不容易,古籍記載席哈克萊奧距離位於尼羅河注入地中海處的亞歷山德拉(Alexandria)很近,但這條線索早就斷了。
本次大英博物館的首個大型水下考古展覽以索尼斯-席哈克萊奧和卡諾帕斯這兩座位於尼羅河河口的古埃及城市作為主題。此次展覽大多數都是從兩座城市沉沒廢墟中打撈上來的。部分展品來自大英博物館本身的收藏,也有展品是從埃及當局和博物館借來的。此次倫敦展覽展示的物品將體現希臘和古埃及文化的融合。
索尼斯-席哈克萊奧的名字源於古希臘英雄赫拉克勒斯,在古埃及是與地中海世界連結的最重要的貿易中心。卡諾帕斯則是主要的祭祀城市。對於它們的發掘有助於我們重新理解古希臘文明同古埃及之間的密切聯繫。
沉睡於海底的雄獅雕像和法老像。
席哈克萊奧港口的毀滅或源於地震
之前的考古發現證實這裡就是席哈克萊奧後,水中考古隨即展開。牛津大學海洋考古中心(OCMA)受邀一起研究出土文物,之後還加入了挖掘行列。
「水中考古和陸上考古一樣樂趣無窮,而且不用做單調乏味的清潔工作,」OCMA的主持人達米安·羅賓森(Damian Robinson)說,「我們必須深入約50厘米的流沙,靠的是水中清泥機。」這機器從支持艇上用軟管把水打進4米長塑料管的中間位置,水從塑料管的一端噴出,這樣水的流動就會在塑料管的另一端產生吸力,把沙吸起來。
「水中的能見度很差,」羅賓森說,「有些日子可以看到幾米,有時只看得到幾厘米,但這座泡在水裡的城市面積可是有兩平方公里左右。」不過儘管能見度很差,他們仍然在海床上拍到了一些了不起的古文物,其中有很多是在席哈克萊奧主要神殿廢墟里找到的雕像、石碑和碑文。這區域是城市生活的軸心,古迪優表示:「這座廟很大,長達150米,坐落在當時社會和經濟生活的中心,不但是居民重新分配食物的地方,也是所有進入埃及的船隻繳納關稅的所在,因此這個廟不但有錢,而且有勢。」
法國人Frank Goddio和他的IEASM考古團隊在超過4年的地球物理和13年的考古挖掘以後,認為,想要回顧歷史以及修正歷史,則必須解開那些失落之城的奧秘。他們認為,海水把整個遺址覆蓋,它有利地保存了文物,向人們講述了生動的老港口故事。在當時,它不僅是一個國際貿易的樞紐地,而且還是一個宗教活動中心。它的出現,可以推斷出索尼斯-席哈克萊奧之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國際貿易港口,用於地中海與尼羅河流域的商品交易。但這也讓人們產生疑問:為什麼它最終被掩蓋?Goddio小組在猜想原因可能與該地特有的粘性土壤有關,由於地震,導致了這個港口的毀滅。總之,關於原因的猜想有很多,而且現在也無法定論。
打撈出的鉛制砝碼中一部分來自雅典
打撈出來64艘古船的殘骸,超過700個船錨,古金幣,來自雅典的砝碼,刻有古埃及與古希臘文字的巨型石碑和用於宗教的物件。還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用紅色花崗岩雕刻的有關宗教主題的雕塑,一個16英尺(相當於4.8768米)的石刻,還有另一塊石碑是法老Nectanebo一世(378-362 aC)要求製作的,外觀讓人聯想到了另一塊保存在開羅的埃及博物館的Naucrati石碑以及很多其他的文物。
水下考古發現這是一個巨大的水下城市景觀,通過殘骸發現是屬於至少兩個重要古代居住地,位於尼羅河三角洲內部地區,是自然與人工水域相交叉的地方。
「一個明確的問題是為什麼沉船地點是在距離尼羅河口約1英里的地方。出土的43號船應該是集中的十幾艘沉船中的一部分,而其他大部分沉船還散落在城市遺址的各處,羅賓森教授解釋說:「這些船不會是一種簡單性的遺棄,而是用於抵禦外敵船隻的入侵。但是,我們猜想這些被刻意擊沉的船一般都會進行簡單的改造。」
港口及碼頭也發現了很多在貿易中使用的砝碼和用於交換和流通的金幣,比如這些稱量器就是用來稱量判斷金幣價值的。索尼斯- 席哈克萊奧在地中海東部的貿易網中是非常重要的。曾經是外國貿易進入埃及的第一站。
有意思的是,在這些從海裡打撈出來的鉛制砝碼中一部分來自雅典。這還是首次單獨在埃及地區發現來自雅典的物品。研究人員還分析了超過300件的雕塑和托勒密時期的護身符。這些精美絕倫的雕塑大部分是表現了當時古埃及的神靈,比如歐西里斯、伊西斯和荷魯斯。
這些出土文物有助於歷史學家重塑歷史,也激發了所有的水下考古人員對於今後尋找這種在歷史中逐漸消失的古城的信心,一旦將它們全部匯集在一起,構建了另一個我們所不知道的有關埃及法老的世界,他幾千年來一直存在著,他開啟了歷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