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寶寶是不是腦癱?這些症狀幫您快速分辨

@ 2016-06-16

導讀:「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這是對嬰兒一周歲內運動行為發育規律的粗略概括。一般來說,正常嬰兒的發育會遵循這個普遍規律,但也有一些孩子因為出生時缺氧或其它變故,其發育明顯受到影響,表現出很多的異常症狀,這樣的孩子我們就叫做腦癱。

一周歲內的嬰幼兒怎樣判斷是不是腦癱?

長期的臨床研究發現,如果孩子存在有腦癱的情況,在出生後6個月以內就會出現患病症狀,只要家長細心觀察就能發現腦癱的蛛絲馬跡,而且如果在發現早期進行有效干預,治療效果也相對較好。您可以對照下列幾條症狀一一比對,如果孩子存在這些情況,要立即就醫進行檢查治療。

1、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 4個月以上,則可診斷為重症腦損傷、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統疾病。

2、身體發硬。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可診斷為腦癱。

3、反應遲鈍及叫名無反應。一般認為4個月時反應遲鈍,6 個月時叫名無反應,可診斷為智力低下。

4、頭圍異常。腦損傷兒往往有頭圍異常。

5、哺乳困難。如生後不會吸吮、吸吮無力或拒乳,經常出現嗆咳,吐奶現象。

6、固定姿勢。如角弓反張、蛙位、倒U字形姿勢等,在生後一個月就可見到。

7、不笑。如果2個月不能微笑,4個月不能大聲笑,可診斷為智力低下。

8、頭不穩定。如4個月俯臥不能抬頭或坐位時頭不能豎直,往往是腦損傷的重要標誌。

溫馨提示:有些患兒腦損傷較輕微,在嬰兒早期往往無明顯症狀,但在嬰兒後半期,即6-12個月,則有一些其他症狀表現。

要注意的是,上述的這些症狀適用於一周歲內嬰幼兒的判斷。那麼如果孩子已經超過了1歲,又該用什麼樣的方法去鑑別是不是腦癱呢?

一、牙齒髮育障礙:腦癱兒童牙齒多數發育不良,牙齒質地疏鬆、易蛀,各種牙病的發生率比正常孩子要高。

二、運動障礙:腦癱兒童的運動能力低於同年齡的正常孩子,運動自我控制能力差,障礙程度輕的只是手、腳動作稍顯得不靈活或笨拙,嚴重的則雙手不會抓東西,雙腳不會行走,有的甚至不會翻身,不會坐起,不會站立,不會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三、語言障礙:大部分的腦癱兒童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語言障礙,像語言表達困難或構語困難,發音不清或口吃、失語症或者能理解別人的語言,但自己無法講話,這種情況尤其以手中徐動型的腦癱占比例較大。

四、視、聽覺障礙:不少腦癱兒童伴有近視或斜視,其中以內斜視較為常見,聽力減退以徐動型小兒腦癱較常見,而且腦癱兒童往往對聲音的節奏辨別存在困難。

五、生長發育障礙:一部分輕型腦癱兒童生長發育可以基本或接近正常,但大部分的腦癱兒童都比同年齡的正常孩子個子長得矮小,生長發育較正常小兒要落後。

六、姿勢障礙:腦癱兒童身體的各種姿勢異常,姿勢的穩定性差,在運動時或靜止時姿勢彆扭,左右兩側不對稱,有些嚴重的病例頭常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樣處於豎直正中位置,而是習慣於偏向一側,或者左右前後搖晃。

武漢中原醫院神經內科專家溫馨提示:腦癱的形成原因很多,因為病因的不同表現出的症狀也都不盡相同,這些常見的症狀能夠有助於各位家長對孩子的情況進行初步判斷,但具體的情況還需要到正規醫院進行詳細檢查,切不可病急亂投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