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潤發見成龍怎麼稱呼?揭秘:周潤發和成龍誰地位更略勝一籌
在娛樂圈,周潤發和成龍都是香港同一時期電影界的王牌,他們演過的角色都被觀眾們記在了心中,成為了經典。
當然了,他們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是不容小覷的,那麼大家可好奇他們兩個的地位誰更勝一籌呢?
在影迷心中,都有一桿偏向自己喜歡的人的秤。
成 龍簡介:1978年吳思遠邀成龍拍《蛇形刁手》和《醉拳》令其走紅,1994年「賀歲片」概念的電影《紅番區》在美國公映後大受歡迎,
使其成功打入好萊 塢。1997年香港回歸,江澤民主席在和成龍在宴會上敬酒時稱成龍為「大哥」,從此「大哥」的稱呼成為了成龍的代名詞。
2007年,成龍被韓國民眾選為代 表「中國大人物」之一,僅次於毛澤東、鄧小平,高居第3名。
2012年8月24日《紐約時報》評選出史上20位最偉大巨星,榮登第一位。
周 潤發簡介:1974年畢業於TVB藝員訓練班,主演了《狂潮》、《上海灘》等20餘部劇集,並以此在2005年被香港網民評為「經典電視劇小生」
第一 名;1976年初涉影壇,在80年代港片鼎盛時期開啟了槍戰片、賭片等類型片先河,成為香港「暴力美學」風格電影的代表人物,90年代與成龍、
周星馳並稱 為「雙周一成」。1995年周潤發遠赴好萊塢發展。1999年在洛杉磯中國城「中央廣場」留下手印,2000年獲法國杜維爾電影節特別成就獎,
2007年 獲美國AZN電視台「亞洲卓越獎頒獎禮」終身成就獎。
兩人都已年過半百,對於這樣的口舌之爭應該早已淡然,不行大家看一段當年成龍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給獲得突出貢獻獎的周潤發頒獎的視頻,
大家對兩人的關係也能窺見一二。
雖然兩人交流不多,但是都是很敬重對方,而作為影迷倒是有人對於這兩個人發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這個觀眾寫的——
發哥還是那個發哥 成龍卻不是那個大哥了:
「20多年沒看電影了,發現銀幕上還是成龍大戰周潤發,徐克王晶各領風騷數十天。」和朋友去影院,選電影的時候,年長幾歲的朋友如此調侃道。
可是,王胖還是那個王胖,發哥還是那個發哥,《天將雄師》後大哥已經不是那個大哥了!
《澳 門風雲2》中的發哥雖然嬉皮笑臉,但一到牌桌上立刻就成了賭神,而片中惡搞與戲仿同在,屎尿屁和大胸齊飛,不愧為百分百的王晶作品。
可在《天將雄師》里, 你卻從中嗅不出一絲港味,影片中大量的外籍大卡司,各種語言的混雜,還有羅馬帝國的入侵傳說,都讓其脫離了華語電影的範疇,
成為了真正具有國際范的史詩大 片(雖然這史詩完全不符合史實)。
片中成龍大哥自《大兵小將》後再次回到了古代,不過這次不再出演小人物,而是成了抵抗外敵的大英雄。
《十二生肖》大哥不顧性命危險保護國寶,《警察故事2013》大哥正義凜然成了人民警察,而本片中的大哥依然高唱主旋律,在古代組起了「維和部隊」。
從 第一場戲阻止兩個小國比武開始就行使起和平使者的職能,接下來到了雁門關先是化解各族苦力間的矛盾,又成功地同羅馬武士軍團化敵為友,
大家一起共築雁門 關,最後還憑藉自己的一番演說感動了各族兄弟,大家齊心協力對抗羅馬帝國的十萬大軍。
在整個過程中,大哥文能精通各國語言,武能耍得各種兵器,大到統領軍 隊,小到針灸醫療,還能使兩位美貌女子死心塌地地跟著自己,
這樣一來,影片就完全成了他個人魅力的完美塑造。而一首《大漠英雄》的吟唱更是顯示了大哥自信 心的超級膨脹,只是大哥,
我覺得下次你演大英雄就好,唱歌這種事就留給房祖名去操心吧。
雖 然說主旋律色彩強烈,模仿西方的史詩題材又稍有欠缺,但作為一部動作片來說已經很精彩了。開場的「好男不跟女斗」打出了成龍的諧趣風格,
接下來的「兩大高 手對決」又打出了男人身上的雄渾氣魄,西漢軍官和羅馬武士之間的切磋各顯其長不傷和氣,而逃脫追捕時的弓箭互發又發發致命驚心動魄。
到了最後的大決戰,各 路英豪騎著駿馬從山頂奔騰而下的場景非常激動人心,可羅馬帝國的無解盾陣卻又那麼讓人絕望。
這就是如今的成龍電影,與香港電影元素漸行漸遠,中國電影走上國際化才是他下半輩子奮鬥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