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英國的簡氏信息集團和美國的蘭德公司是國際三大著名研究機構,以中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又以系統權威的研究報告而著稱。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創建於1966年,是一家具有獨立性的國際性的研究機構,研究所的成立宗旨是就有關「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產生重大影響的國際衝突與協調活動」展開獨立研究,內容涉及軍事武器的發展、軍火交易和生產,以及裁軍和非軍事化等。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以其對全球安全問題權威性的評估而享譽世界,它在關鍵問題上的報告分析具有重大影響。
近日,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SIPRI)發布了年度報告,公布了全球各國最新核武器發展的綜合情況。研究報告以2016年1月為觀察時間的起點,經過計算稱全球共擁有15395枚核彈頭(好精確耶,中國學者一般都說15000餘枚),比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在2015年確定的數字減少了455枚。
在國家排名中,俄羅斯7290枚仍然居第一,這是俄羅斯能夠在世界上發揮重要作用的「底氣」,美國7000枚排名第二。第三名法國有300枚、大家最關心的中國排名第四有260枚、英國第五有215枚、中國好基友巴基斯坦有130、印度有120枚、以色列有80枚、朝鮮有10枚左右。
所以,根據這份權威報告,中國擁有260枚左右的核彈頭,排名世界第四。雖然排名並不差,但是根據中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和「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的使用原則,中國也就是能和法國和英國互相保持一種核均衡而已,對於美國和俄羅斯來說,並無任何優勢可言,相反反而相差實在是過於懸殊。
全球核彈頭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達到高峰,有約7萬枚,現在數量已經大大減少了,這無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雖然全球擁有核彈頭總數在繼續減少,但是美國和俄羅斯擁有的核彈頭過於多,應該進一步得到消減。但是,該報告說核裁軍「真正取得進展的前景黯淡」。
軍事評論員谷水平指出,在削減核武器問題上不應該「一刀切」,美國和俄羅斯擁有那麼多數量的核武器,明顯是為了在全球和地區進行稱王稱霸的活動,而有些國家擁有定數量的核武器只是為了核反擊,維護正當的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