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疲軟的大環境下,
新加坡就業前景一片灰暗。
昨天,新加坡人力部發布今年第一季度勞動市場報告,
今年前3個月年長員工失業率繼續增長,
長期失業率上升,有近5千人被裁員。
而且,失業員工想要找到新工作,很難!
今年的 「2016 第一季度勞動市場報告」 ,
是從失業、就業、收入、職位空缺、裁員人數、重新就職、員工流動率、
工作時長和工作領域等方面進行數據分析的。
好了,現在就選幾個重點,仔細看看這份報告吧!
失業率:1.9%
其中,所有居民(公民及永久居民)和公民的失業率,分別是 2.7% 和 2.6%。
今年第一季度,新加坡居民的長期失業率(25個星期及以上沒有工作的)為0.7% 。
未滿30歲居民,失業率為 3.8%,是各年齡層中最高的!
30歲以上的,
也好不到哪裡去,特別是50歲以上的居民,
今年3個月的失業率達到2.2%,比前一年同時段,高出了0.4% .....
新加坡管理學院某高級講師說,
「解決員工失業率的辦法是再培訓,但年長員工要受訓掌握新技能更困難」。
經濟師認為,目前勞動市場報告,
還沒有真正反映出就業市場的疲弱現象,
接下來的幾個季度,失業率還會繼續上升!
新增就業人數 1萬3千人
這個數字,比去年第四季新增就業人數的1萬6100人低了一些。
人力部表示,雖然比去年同期就業人數減少6100人的情況好,
但還是明顯低於2013年和2014年同期,近3萬人的就業人數的增長。
一共有4710名員工被裁退!
人力部說,經濟前景疲弱加上經濟重組持續,
對於那些需求比較弱的行業,預料到了裁員人數會有所上升。
和去年同時段裁員人數相比,
今年多出了 1210 人!是2009年金融危機之後,第一季度冗員人數最高的一次.....
重新就業人數 45.6%
只有不到一半的裁退人員又找到了工作,
也就是說,還有一大半的失業人員,在今年前3個月,還沒有找到新工作。
這個重新就職比率,相比2015年第四個季度的50.5%,
還下滑4.9%。這也是2009年6月以來,整體重新就職比率最低的一次。
根據新加坡人力部,公積金局的數據也顯示,想要重返職場找到工作的幾率還在持續下降中。
也有調查發現,僱主在下一個季度的招聘意願並不高。
在六百多名受訪僱主當中,大部分僱主預期第三季度雇員人數不會變動,
只有一成的僱主表示會增聘人手,甚至還有僱主表示會削減人手。
有人力資源顧問公司表示,
這是全球金融危機以來,
僱主招聘意願最疲弱的一個季度,顯示僱主對前景感到相當悲觀。
所以,現在有工作的,還是先老老實實待著吧~
在所有職業中,最不容易重新找到工作的有,
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和技師(PMET),
在這些工作領域被裁退的人員中,只有不到一半 (42.5%) 在今年3月底前找到工作。
相對來說比較好找工作的是,文員、銷售和服務領域員工。
這類員工重新找到工作的幾率為55%。
就業形勢這麼悲觀,新加坡政府當然要站出來,為人民解決工作這個燃眉之急。
新加坡政府提出的專業人士轉業計劃,在今年1月到5月,
已經幫助8000名求職者成功就業,比去年同時期多了不少。
新加坡勞動力發展局今天宣布,政府準備額外再投入2800萬元!
爭取在未來兩年進一步拓展這個計劃, 把受惠職業領域增加到20個。
到2018年,得到就業幫助的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和技術人員(PMET), 會增加到超過1萬名!
政府將率先在零售、餐飲服務、活動策劃,
籌劃展覽及會議的領域,推出四個新的專業人士轉業計劃。
另外,物流業、國際批發貿易、公共運輸、宇航等領域,
也會在之後的幾個月里,推出更多專業轉換計劃,來幫助求職者申請加入。
人力部長表示,
「本地員工的老齡化加上外地員工的緊縮,
造成本地勞動市場增長力的放慢。在這樣的情況下,
我們擔心的是,隨著經濟的改革,裁員的數目會越來越多,尋找工作的時間會越來越來長。」
他說,
最擔心的是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如何影響中年專業人士,
希望未來能儘量減少求職者和職位空缺的錯配。
新加坡勞動力發展局局長也指出,
「在近來剛公布的應變與提升計劃下,我們正進一步加強聘僱方面的協調,協助失業者找到工作。」
新加坡人力資源顧問公司C&S COMBINE 市場總監
Kelly Lim 從事了20多年的人力資源工作,
她認為,就業形勢的確嚴峻,但是新加坡人也要慢慢轉變觀念,
不要總是盯著金融等高薪行業,也不要總是想著坐在辦公室、吹著冷氣,
只要肯放下身段,就一定會找到合適的工作。
該公司董事經理李小姐說,
就業形勢收緊,但是也有很多公司招不到人,
該公司受客戶委託,每個月空缺的崗位有二三十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