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獲金馬影帝,因欠債眾叛親離!鄭則仕:你哋黎班契弟,唔借錢俾我,撲街啦!!!

@ 2016-06-13

3D功夫巨製《葉問3》在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映,好評如潮,不負眾望,全球票房已突破10億元!口碑電影《葉問3》無論在劇情里還是現實中都是一場群英會。

除了甄子丹、張晉、譚耀文和拳王泰森之外,兩屆香港金像獎影帝鄭則仕也加盟這部電影。

在《葉問3》中鄭則仕飾演的警察「肥波」,雖然角色戲份不重,他卻演得入木三分。

鄭則仕的確很適合演這種進退兩難的「糾結」角色。

電影里有幾個片段讓人記憶深刻:前一分鐘還信心滿滿地跟葉問拍著胸脯承諾馬上解決那些鬧事兒的混混,下一分鐘他就被洋人上司叫過去罵了個狗血淋頭。

走出辦公室的一刻,心懷不滿卻又無可奈何。

換做熱血英雄,肯定是要摔槍、辭職,大鬧一頓才肯罷休。

但是肥波不是大英雄,他是一個平常人,他怕丟掉飯碗。

肥波雖然為人圓滑,卻是位有正義感的警察!

所以當葉問再次找到肥波,當面質問他要如何解決問題時,肥波不安地坐在桌旁無法應答,他忙著找煙,慌亂之間還撞灑了桌上的水杯。

這些透露出內心情緒的小細節,鄭則仕拿捏得十分到位。

肥波確實不敢違抗上司命令,但你能說他沒有警察的風骨嗎?不能!

在葉問被混混們要挾、圍攻的緊要關頭,是他衝上來掏出手槍,以最有效的方法解決掉眼前的衝突。

就在大家都堅持要硬碰硬對抗鬼佬一夥兒時,也是他第一個想到找媒體拍下壞人們的惡行,通過媒體曝光來製造輿論壓力。

所以「肥波」這個角色才是那種「做大事兒的人」!

他機智沉穩、能屈能伸,還懂以全局角度來考慮問題。

不知是不是巧合,看電影時總感覺「肥波」這個人設跟鄭則仕本身性格有幾分相似。

鄭則仕出生在香港有名的貧民區,父親是碼頭工人,母親給人做幫傭。

他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

因為家裡窮,鄭則仕初中便輟學養家,他做過廚房雜工,當過珠寶技工。

他曾說過,那時候只有一個願望就是賺錢,讓全家人從貧民窟里搬出來。

1972年,21歲的鄭則仕報名參加演員訓練班,隨後在無線電視台舉辦的「聲寶片場之演技比賽」中奪得總冠軍,簽約無線電視台成為演員。

努力的鄭則仕,憑藉極具辨識度的外形和絕佳的觀眾緣,在喜劇界開闢出一片天地。

入行第二年他就當上了男主角。此後,片約不斷,鄭則仕一口氣接連出演了幾十部喜劇片,一度成為香港片酬最高的喜劇演員之一。

1985年,鄭則仕自編、自導、自演了一部家喻戶曉的故事片《何必有我》,主人公就是大家熟知的「肥貓」。他憑藉該片獲得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鄭則仕也開始被貼上「肥貓」的標籤,事業如日中天。

1989年,鄭則仕在跑馬地購買了一套300平方米的豪宅,和家人一起搬了進去。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兮旦福。

1993年,鄭則仕自組公司,斥巨資拍攝《四九風雲之劫後英雄傳》,但該片票房慘敗,虧損了1000萬港元。雪上加霜的是,他的公司在經營上也遇到問題,資金缺口高達8000萬港元。一些投資人聽說後,紛紛上門討債。鄭則仕開始四處向朋友借錢,但朋友們的冷眼旁觀讓他心寒。有個關係不錯的導演勸他說:「好多像你這樣投資失敗的人,都申請破產賴著不還。事情過去後,就算了,你又何苦這樣?」

但鄭則仕不想這樣。

他跟一些導演朋友承諾說:「只要你借錢給我渡過難關,以後我拍戲可以不要酬金,而且隨叫隨到。」但有些人卻落井下石的說:「現在電影市場不景氣,我肯不肯用你都是個問題,你以為自己多值錢啊!」

沒人借錢,只能自己想辦法。鄭則仕賣了豪宅、豪車,用來還債。

雖然整日碰壁已經讓他看透了人情冷暖,但當滿頭白髮的父母再次住進簡陋的出租屋裡時,鄭則仕哭著跪在母親面前說:「媽,你相信我,總有一天我會重新讓你搬回來。」

為了還債,鄭則仕主動找導演爭取各種演出機會,哪怕是只有幾個鏡頭的客串角色也不放過。但牆倒眾人推,他在片場不但遭同行奚落,片酬也被打壓得很厲害。

他在香港演藝圈陷入了空前的窘境。

幸運的是,鄭則仕憑「肥貓」一角,在內地累計了不小人氣。一些朋友開始幫他聯絡出演內地影視劇。他很珍惜這些演出機會,從不計較酬勞。

據說他曾一天內在橫店客串了三個電視劇,凌晨3點才收工,卻只賺到幾千塊。

但這樣的忙碌,鄭則仕也心甘情願,他覺得這錢賺得踏實。

為了早日還清債務,鄭則還參與幕後製作工作,沒時間吃飯就買來成箱的方便麵充飢。

敬業態度為他贏得了口碑,有導演感慨地說:「請鄭則仕,堪稱是小成本高水平。」

在導演們的口碑相傳下,找他製作電視劇和電影的導演越來越多。

2004年,負債十年的鄭則仕終於還清了債務。

但他仍舊保持節儉的生活習慣,每天吃劇組的盒飯,收工後最多就是到快餐廳隨便吃一點。朋友笑他愛財,他呵呵笑著說:「我吃過苦,節約沒什麼不好。」

2007年鄭則仕重新在香港跑馬地購買了兩套豪宅,讓父母和妻兒搬進了新家。

2008年4月,鄭則仕返港以低於內地很多的價格接拍香港電視劇《金玉良緣》,外界不理解他的這種選擇,他解釋說:「我賺錢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有一天能和我的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所以我要回香港。」

感受過這世間的萬般薄涼,還能以一顆寬厚之心待人,實屬難得。

鹹魚翻身的鄭則仕沒有拒絕過任何人的幫忙請求,包括那些曾經奚落過他的人。

對於這個圈子,鄭則仕看得很透徹:「在這個圈子裡面,工作好除了實力外,還有一半是運氣,不是純粹因為你的實力。那實力就沒有用嗎?不是,你有很強的實力,運氣來的時候,你可能就撐得久一點。十年二十年,觀眾還是很喜歡你。如果沒有實力,一部戲紅了之後,就沒有下文了。就好比一個坐標系。實力就是橫著的那個坐標,運氣就是豎著的那個坐標。如果你的實力很強,橫坐標很長,那麼運氣來的時候,你的縱坐標就會達到峰值,隨著你的橫坐標繼續延續,撐得更久。而如果你沒有實力,縱坐標偶爾有個峰值,下面就後續無力了。就是這個道理。」

對於目前的生活和工作,他心懷感恩。

作為演藝界的前輩,他一直都有提攜後輩。

《葉問》系列電影的導演葉偉信,一直都視鄭則仕為伯樂,對他很是敬重。

其實「肥貓」算是葉導當年的入行師傅,兩人交情匪淺。

中學輟學的葉偉信導演,在報紙上看到電影公司招牌廣告,趕去應聘才進入了電影圈。

1985年,葉偉信跟隨鄭則仕拍攝《何必有我》,他受到對方賞識,由劇務提攜為場記和副導演。此後,葉偉信跟隨鄭則仕,參與《飛躍羚羊》、《心跳一百》、《肥貓流浪記》等電影的拍攝。1990年,葉偉信開始與鄭則仕、洪金寶合作《瘦虎肥龍》,並擔任導演助理。此後葉偉信由副導演做到聯合導演,再從聯合導演變成獨立指導,一步一步逐漸成為香港首屈一指的大導演。

作為鄭則仕的得力助手,葉偉信坦言從前輩身上學的經驗讓他受用終身。

《葉問3》是鄭則仕在《導火線》、《葉問2》之後與葉偉信、甄子丹第三次合作。

談到這部口碑佳作,鄭則仕表示:「中國電影在漸漸走向繁榮,這對於一個電影人來說,是最開心的事。《葉問》和《葉問2》票房非常好,我很期待《葉問3》開出好的票房。」

3D功夫巨作《葉問3》由多次榮獲「最具影響力電影人」大獎、上海快鹿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施建祥任總製片人、葉偉信執導、黃百鳴監製、袁和平任動作指導,甄子丹張晉熊黛林譚耀文領銜主演,泰森特別演出,楊子任宣發人。該片由北京大銀幕總發行,北京星美影視聯合發行,火傳媒聯合宣發,四海發行聯盟聯合發行。

《葉問3》總製片人施建祥曾在接受採訪時說到,投資電影就是投一種精神,作為民營企業家希望多投資像《葉問3》、《大轟炸》這種正能量電影,「作為中國人來說,弘揚民族文化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該做的,葉問給人傳達了一種精神,中國人是永遠打不垮的,葉問給了我一種力量。」

入行37年,兩獲香港金像獎,經歷過人生大起大落的鄭則仕始終把自己當新人,每天堅持看電影、電視劇和各類電視節目,虛心學習別人的導演手法和表演技巧。

作為演員,65歲的他還有一個夢想:「除了『肥貓』之外,還能多演幾個讓人記得住的角色。」

寫到這裡,小編的頭腦中突然浮現出劉墉說過的一段話:「我們豐富地過一生,不是因為有太大的享樂,而是由於有許多苦難。這些苦難在我們的掙紮下都過去了,且從記憶中升華,成為一種泰然。」

經歷過,才懂得!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