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活動空間及飲食餵養準則

@ 2016-06-12

導讀:鳥兒在人工飼養上,大多數的主人會因為怕鳥兒亂飛或走失而限制其行動,其實這對鳥兒的身心狀況極為傷害。以下內容整理了鸚鵡活動空間規範須知以及餵養方面的營養觀念,讓您的鳥兒可以更加健康快樂喔!

一、鸚鵡活動空間及規範

1、站台以人設計

基本上站台的設計是以人為出發點,完全沒有考慮到鳥兒的感受與健康,所以如果你們家的鳥兒還鍊在站台上的話,請給他一個籠子吧!

2、身心嚴重傷害

許多鳥兒一輩子只待在一根棍子上,通常鍊子是被直接固定在腳上,腳上掛著重重的鍊子,就連離開站台也要拖一條長長的鍊子,因此對於心理和身理都有很大的傷害。

3、選擇不同棲木

最好不要只用同一尺寸的棲木,因為鳥兒整天都站著,所以適合的棲木對鳥來說很重要,一直都使用粗細相同的棲木可能會造成鳥兒腳的病變。

維他命是維持鳥身體各種功能正常運作。

4、腳上鐵製鎖鏈

鍊子拉扯腳容易使鳥兒受傷,因為鳥在受驚嚇時拍翅離開是本性,但往往因為被鎖在站台上而造成拉傷。而且鳥很輕,但是鐵鍊往往超過鳥的負荷,造成腳變形。

5、沒有安全防護

站台無法提供鳥兒安全防護,鳥無遮蔽處,容易發生意外,例如夜晚受到其他生物干擾等,而且站台在冬天時無法提供鳥兒保暖,容易使鳥兒受寒。

6、活動過於受限

只有站台為活動空間的鳥兒,因為活動過於受限,只能在一根桿子上活動,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問題,而且這也違背鳥兒自由的本性。

7、避免毫無防備

遇到危險就飛是鳥的天性,不能因為平常鳥兒很黏人,就在毫無防範下帶牠出門。記住手養鳥是不能在野外生存的,飛走的下場不是冷死、餓死就是死於意外。

8、避免鳥兒走失

當鳥出籠時也請關好家中門窗,如果家裡存有鳥兒飛走的風險請剪羽。而且剪羽並不是完全不會飛,只是飛不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