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小國日本,有一項很不凡的記錄:與美、俄、中、英、法、德等世界軍事強國全部打過仗——之所以不說「最」,因為英國、俄國幾乎和大半個地球的國家都打過,比日本更牛逼。
慢著,日本和德國也干過?他倆不是軸心國小夥伴嗎……很多人只記得二戰中的戰敗國日本,忘記了一戰中日本是戰勝國,與德軍真刀實槍干過一場仗。
圖:日本人所繪「青島上陸」
這一戰發生在中國青島。
一、
二戰中,如果日軍和德軍比戰鬥力,那整整差了一個檔次。德軍的戰略思想、戰術素養、裝備火力,都在日軍之上,這是世界公認的。但日軍也有強的地方:單兵作戰能力和戰鬥意志,這同樣是舉世公認。
不過,在一戰中,固守在遠東青島的德軍,就在日軍面前吃了大虧。
青島,一個美麗的濱海城市,中國最優良的軍港之一,中國北方重要的海防要塞之一,時稱「膠澳」。因此,青島在舊中國,成了列強紛搶的肥肉,最後被德國人在1897年吞到了口。
強盜總是嫉妒另一個強盜。
日本人在日俄戰爭中打敗俄國後,陡然成為遠東的小霸王,對德國人搶占的這塊寶地虎視眈眈。
機會終於出現:一戰爆發,英國對德宣戰。日本和英國簽訂過英日同盟,屬於協約國成員,於是,日本人名正言順乘機向德國動手。
1914年8月23日,日本向德國宣戰。青島,就此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唯一的遠東戰場。
圖:朝日新聞上刊登的宣戰詔書
對於戰鬥力強勁的德軍以及對方苦心經營的青島要塞,日本人不敢怠慢,海陸空三軍全部赤膊上陣。
陸軍,日軍第十八師團為主力,約4.5萬人,配備了數百門重型攻城重炮、山炮、野炮在內的火炮和多架飛機,于山東龍口強行登陸,向青島逼近。
圖:「青島攻城軍」司令官、日軍第十八師團師團長神尾光臣中將
海軍,日本出動了60餘艘軍艦,對膠州灣進行封鎖,並從海上攻擊青島。同時,英國人也派出了2000人軍隊,組成聯軍登陸。
德軍的青島要塞修建得有縱深有層次,非常堅固,而且火力很強,特別是海岸炮、馬克沁重機槍堪稱絞肉機,但致命弱點是:缺人。
圖:日軍占領了一處德軍要塞炮台
德軍士兵,加上臨時招募的德籍平民,全部加起來只有五千人,只相當於日英聯軍的十分之一。
敗局已定。
頑強抵抗了兩個月後,德軍各大堡壘失守,總督瓦德戴克懸掛白旗投降。
圖:德軍主帥、總督瓦德戴克
日本人的趁火打劫,大獲成功。
日德戰役結果:
日軍270人戰死、113人負傷,防護巡洋艦高千穗號沉沒;德軍200人戰死、504人負傷、4715人被俘,伊莉莎白皇后號巡洋艦、一艘魚雷艇、四艘炮艇自沉。
圖:德軍自沉的魚雷艇S90號
德國歷史學家施密特研究的結果是:「當1914年的日德戰爭在青島爆發時,駐防青島的德國士兵和平民共5050人。其中200人死於戰火,4700人作為戰俘被押送到日本,75人設法逃返德國,另外還有250名平民和150名軍人被關押在中國。」
二、
日本本土共設置了16個戰俘營,用於關押德國戰俘。對待這些白皮膚的戰俘,日軍的待遇稱得上破天荒的優厚。
第一,體檢+簡單勞役。德軍戰俘每周一次例行體檢,只從事較輕的勞役工作。
第二,發月餉。日本根據海牙公約的相關規定,按照本國軍官薪俸標準,按時戰俘發月餉。具體為:中校183日元、少校129日元、上尉75日元、中尉46日元、少尉42日元,士兵中的列兵和一等兵每月也能拿到10日元左右。
按照日本當時的生活水平來看,這些軍官的薪水遠遠超出一般的日本民眾,士兵的收入略低,但可以通過打雜工等其他方式掙錢。
因為有錢,德軍俘虜在日本的小日子過得還算不錯,有魚有肉有啤酒。高級軍官還能享受逛窯子的待遇。
第三,娛樂。德軍戰俘的住所條件不錯,可以進行足球賽、新式體操、西點烹飪、舞台劇、交響樂等等活動。
從這些當時德軍戰俘營的真實照片,不難看出戰俘們的待遇相當優厚。
德軍戰俘在日本關押了6年,直到1920年4月,才終於遣送歸國。
三、
日本人為何對敵人如何優待?很簡單,日本人在演戲給西方世界看。
日本崛起是近代明治維新的事,此前開國不久的日本人被西方列強視為野蠻人,俄國人、英國人對日本人的蔑稱是「未開化的黃猴子」。
日本人是全世界最在乎別人評論的民族,所以發了個狠,要改變自己給世界看。
在甲午戰爭中,日軍主動邀請西方記者隨軍,每當占領一地,俘虜到清軍士兵,總會裝模作樣優待俘虜,給予食物、療傷等,讓記者拍照宣傳。
圖:甲午戰爭中日軍野戰醫院治療被俘清軍的擺拍照片
時人記載,「俄軍界內,存者唯狗而已,法意軍界內,觸目蕭條,幾無人跡,德軍界內,慘況倍之,英軍界內,雖有人煙,亦甚寥寥,日軍界內,熙熙攘攘,往來如市。」
更為重要的是,日俄戰爭和日德戰爭,日軍面對的都是西方老牌強國,而且在日德戰爭中,日軍是和英國組成聯軍行動,所以更加注重「形象」。
圖:當時日本浮世繪,你能看出日軍的形象和西方列強有何區別嗎?
日本人苦心表演的一切,不外乎兩點:第一,爭取到列強的首肯,日本是不同於其他亞洲國家的文明人;第二,日軍遵守國際法,軍紀嚴格,是值得尊敬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