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診斷出糖尿病後,人的心理狀態都會相應地發生變化。特別是糖尿病經治療後效果不佳,反覆發作,更讓患者的精神或心理狀態變得十分複雜,出現恐懼,疑慮,焦急,不安甚至絕望的心理。近年研究發現,糖尿病人的血糖和心情密切相關,心情好血糖則穩定,反之則升高。專家指出,糖尿病人若能一直保持愉快心情,不僅能把血糖控制在平穩狀態,做個「帶糖健康人」,還能長命百歲。
我是一位退休幹部,今年81歲,20年前體檢查出患了糖尿病,當時症狀不太明顯,自己沒有很好重視,病情控制得不好。
幾年後,因為老伴和心愛的大兒子相繼去世,我痛苦極了,感覺自己一生像是走到了盡頭,飯吃不下,覺睡不著。不久便病倒了,體重一下子降了10多公斤,渾身乏力,上下樓梯都有困難。醫院檢查得了嚴重的糖尿病和萎縮性胃炎,血糖18mmol/L,尿糖4個「+」,血壓高,心臟也不正常。住院後醫生一邊為我進行藥物治療,一邊幫我分析尋找原因,最後結論:我的疾病這麼嚴重主要是「長期憂鬱」造成的。在醫生的幫助下,我也認識到以前在疾病防治上所做不足,出院後為自己制定了以下措施:
第一,忘掉過去,轉變心情
平時多想些讓人高興的事,兒孫後代都很孝順,自己現在的生活水平也很好,我知足。另外,心情開朗,不鑽牛角尖,經常出去走走,和鄰居朋友聊聊天。
第二,按時服藥,定期測量血糖、尿糖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病情有了好轉,就動了停藥的念頭,醫生告訴我,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現在還沒有辦法根除,一定要堅持長期服藥。為了防止低血糖,外出活動時,我還帶上幾塊水果糖。
第三,嚴格控制飲食,一日三餐定量,絕不暴飲暴食
兩餐之間吃一個水果或西紅柿,但要減去一兩主食。
第四,堅持運動
每天起床之後搓腳心,捏捏腋窩,用塑料棒槌敲打後背和足三里穴,然後出門散步。另外,家務活儘量自己做,如洗衣服、掃地、取牛奶等。
幾年過去了,現在我的疾病基本得到了控制,最近檢查血糖6.5mmol/L,尿糖為「±」。體重增加了,走路也有勁了。在這些年與疾病的抗爭中,我認識到,只要自己能在治療上重視疾病,在思想上放下包袱,咱們糖尿病人同樣可以長壽。
專家:愉快心情是糖尿病康復的助推劑
近年研究發現,糖尿病與人的心理、情緒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雖然糖尿病屬內分泌系統疾病,但是一些臨床觀察發現,糖尿病發作與災難性事件有關,特別是酸中毒或昏迷常被認為是由情緒激發所致。所以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治療也很重要。
心情愉快就是戰勝疾病的重要手段。俄國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說過:「藥物中最好的就是愉快和歡笑。」心情不好可導致內分泌失調,由於內分泌失調而產生的激素均可使血糖升高。有時一次談心,便可使病人波動的血糖穩定下來。
專家指出,雖然糖尿病有腦卒中、心肌梗死等風險,但如果你積極治療,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要知道,經過正規治療,糖尿病患者能活得跟正常人一樣長,甚至更長壽,所以你應該看到希望。另外,患上糖尿病後,你不能不警覺危險,但也必須看到希望,更不能無視你的責任。和疾病作鬥爭,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是你對妻子、丈夫、父母、子女的責任。
專家指出,糖尿病的治療應是綜合性的,也就是「五駕馬車」的治療原則。分別是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糖尿病病情監測和糖尿病教育與心理治療五個方面。在治療中上面五個方面缺一不可,尤其是心理治療。只要嚴格遵守「五駕馬車」治療原則,就能獲得良好的病情控制,享受健康人的生活,益壽延年,長命百歲。
❤溫馨提示:我們致力於為您的生活提供健康指導,但並不能替代醫生之診斷治療,如您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多少人拚命掙錢存款再又把錢轉存到醫院!都說很無奈卻從不反思…想要健康。為了以後生活的質量,不要光拚命賺錢,要注重我們的身體健康!為了自己的健康多留意身體的變化。